在新加坡看醫生 僅需10新元?
津貼呼吸道病患看病的公共衛生防範診所計劃昨天重啟,不少國人的自我防範意識也隨之提高。受訪病患普遍表示,以前傷風感冒不會馬上求診,但目前處於非常時期,若有症狀他們會馬上就醫,保護自己和周遭的人。
在公共衛生防範診所(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s,簡稱PHPC)計劃下,出現呼吸道症狀的新加坡公民與永久居民病患到這類診所看診只需付10元。建國一代和立國一代付5元。
PHPC診所查詢網站 flugowhere.gov.sg
方春蘭(51歲,家庭主婦)昨天(2月18日)為了耳疾到實龍崗路上段的天職藥房求診。她說:「我之前若有傷風感冒可能會拖,不會馬上就醫,但是我現在有點問題就會趕快看醫生,怕要是有什麼病會傳給其他人。」她也說,如果病人都在診所里,她就儘量呆在外面等,畢竟戶外空氣比較流通。

因手指被刺傷到後港一家PHPC診所求診的康慧蘭(51歲,家庭主婦)說,她過去傷風感冒時會先自行服藥。但現在她會選擇主動求醫,並在診所時穿戴口罩,保護自己和別人。
卓姓女士(65歲,退休者)平時傷風感冒會選擇先休息,看是否會自愈。「我還是會先觀察自己的情況,看是否需要看醫生。」
東北醫療集團醫療總監陳德澤醫生受訪時透露,與一個月前相比,近期因呼吸道症狀到診所求診的病患多了一至兩成,包括症狀輕微的病患。
他說:「即便是症狀輕微,病患還是應該求診。有些病患會因為症狀輕微而照樣去上班,就算不是感染冠病,也可能將其他病毒傳給同事……這或導致我們更難區別出染上冠病的人。」
陳德澤說,病患前來求診有助維持偏低的感染水平,也確保病患不與他人接觸,保持身體健康。醫院的資源應該留給病情較嚴重的病患。
診所做足準備
東北醫療集團旗下診所入口處已設立分診櫃檯,透過測量體溫、查詢出國記錄和居家通知等資料,將病患分成三類。第一類為高度可疑的病例,或直接被救護車送往醫院;第二類則為有呼吸道症狀,風險較低,但仍需優先看診的病患;第三類為其他病患。疑似病患會被隔開,與其他病患保持至少兩米距離。
天職藥房家庭醫生梁俊傑則表示,PHPC計劃重啟首日,只有一名有呼吸道症狀的病患上門求診,與平時差不多。
但設於後港的天職藥房還是做好萬全準備,例如安排病患在更寬闊的戶外空間候診、準備手用消毒液給病患使用等。
與此同時,新科物流(ST Logistics)已馬不停蹄將手套、N95型口罩、眼罩和一次性診療袍的全套個人保護裝備陸續送往所有PHPC診所。這批裝備估計足夠各診所使用兩周。醫生與疑似病患接觸時就須穿戴這些裝備。
公眾可上網站flugowhere.gov.sg查詢PHPC診所名單,衛生部會陸續更新名單。截至昨晚8時,網站已列出687家診所的聯絡,約900家診所會加入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