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學說話時,又教他們學說「i am a boy 」或「i am a girl」。如果你故意對一個小男孩說:「you are a girl。」他就會很生氣地大喊:「no!i am a boy !」

有沒有發現,其實不管是父母還是學校,其實都是希望孩子學著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表現出與生理性別相匹配的行為方式。
也就是所謂的男孩子像男孩子,女孩子像女孩子。
但如果孩子對自己的生理性別其實不是特別認同,在這樣的性別教育之下,是否會產生自卑自棄心理?會否受到其他人的嘲笑與欺凌?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性彆氣質的刻板印象,本就是校園霸凌最常用的藉口。

再有一點,跨性別者從不曾出現在新加坡的性別教育中,那麼這是否會引起孩子們對於跨性別同學的反感與孤立?
教育部或許是擔心在學生心智尚不成熟的時候引入此種教育會動搖他們對自身性別的認知,但這些問題其實都無法迴避,也必須解決。
03.性少數群體會受歧視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名詞:LGBTQ+。

它指代一系列「性少數群體」,包括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變性者(Transgender)、雙靈(Two-Spirit)、酷兒(Queer)、疑性戀(Questioning)、雙性人(Intersex)、無性戀(Asexual)和接受、支持性少數群體的異性戀(Ally)等等。
在新加坡,LGBTQ+一直都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別的不說,同性戀在新加坡就是禁忌、是罪。

曾經有電視台因播放一檔和同性戀情侶及其領養的小孩有關的節目,被電視節目審查機構處以1.5萬新元,約合1.1萬美元的罰款。
大名鼎鼎的新加坡刑法第377A條就規定:任何在新加坡的男性,無論是在公眾場合還是在自己房間裡關起門來,和其他男性進行猥褻行為,都是要被罰監禁的,最高可判2年。

雖然這條法律只針對男男之間的猥褻行為,其他方面就比較模稜兩可,但還是不難看出,新加坡在這方面非常傳統與保守。
那377A條法律會被廢除嗎?
不得不說,很難。在民主國家和地區,同性戀議題背後都有選舉考量,新加坡也不例外。如果只爭取到小眾的開放派票源,卻丟失大量的保守票源(包括宗教團體、建國一代、立國一代),沒有一個執政黨會要在同性戀議題上做出重大政策改變。

雖然現今在新加坡,只要LGBTQ+不影響他人的生活或者工作,大家的態度就是"Don『t Judge!",這比起早期九十年代前的新加坡社會的思想更為開放、些許民眾的接受度也更為提高,但LGBTQ+群體仍然還是得不到官方認同。
同性戀者不能在新加坡結婚,不能撫養或收養小孩,也不能獻血……也就是說新加坡政府目前還不能讓同性戀群體擁有跟普通人一樣的權益。

在跨性別者方面,1971年,首次有人在新加坡進行變性手術,新加坡則於1973年允許已接受手術者更易合法性別。
曾有一位婦產科醫師S. Shan Ratnam以性別重置手術聞名。1975年,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設立了性別身份門診與性別重置手術門診,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一度是性別重置手術的重鎮之一,執行了超過500次的性別重置手術,當中甚至有超過一半是外國人慕名而至。
然而,儘管新加坡政府合法化性別重置手術,卻似乎不喜歡新加坡以此為名,在Ratnam醫師過世前,便時常施壓要使他的性別門診關閉,並在他2001年過世後,馬上關閉他生前經營有成的性別門診。不過在當地跨性別團體的陳情下,在2003年再次開啟門診。

這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新加坡政府在性別治理一事上的矛盾,一方面在法律上保持開放,鼓勵經歷性別焦慮的人在醫療協助下得到想要的身體,一方面卻又保持低調,不想鼓勵性別多元主義。
在婚姻方面,《婦女憲章》第12條第2款列明,已通過變性手術者與異性者的婚姻永遠有效。第3款也說明雙方的性別以身份證上所註明為準,這代表已接受手術的變性者有權與異性通婚。

在國家法律制度層面,新加坡的性少數群體無疑還是受到了一定的歧視的,但民間的態度已在悄然改變。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2018年的調查顯示,有六成新加坡人認為同性之間結婚是「錯誤」或「很可能有錯」的。但是在18歲至25歲的新加坡人當中,近六成認為同性結婚「沒錯」或「很可能沒錯」。
研究的初步結論就是:整體而言,新加坡人對這類社會道德課題的態度普遍上仍保守,但新加坡人對同性性行為和同性婚姻等課題的態度日趨開放。

現實生活中,新加坡早就有很多LGBTQ+平權運動,例如聲勢浩大每年一度的Pink Dot——粉紅點集會。
粉紅點集會是新加坡的一個關於跨性別群體的年度戶外活動,從2009年開始,每年都會在芳林公園舉行。舉辦粉紅點的目的是聲援同性戀、雙性戀,還有跨性別人士倡導「有愛無類」(freedom to love),每年到場參與的人都很多。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孫子,李顯揚的兒子——李桓武,2018年在facebook上公開宣布出櫃。
他也曾勇敢站出來呼籲新加坡人支持LGBT人群,並且希望即便是「直」的普通人,也站出來幫助這些LGBTQ+人群,讓他們也一起擁有和普通人一樣的尊嚴,快樂且幸福地自在生活。

他的祖父,李光耀當年接受《海峽時報》採訪時,曾經被問到,自己的孫子如果是同性戀會怎麼辦?李光耀總理表示:同性戀是基因造成的,而不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子孫是同性戀者,自己將會坦然接受。
現任總理李顯龍也曾表示:會忍受它(同性戀)的存在,直到社會態度改變。

除了上述的問題,新加坡的性別平權,在意識觀念、社會結構和職場環境等方面都走在了亞洲的前列。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性別平等排名中,新加坡為全球第十一,亞洲第一。

但不管是性少數群體,還是普通男女,要想做到真正的平等、不歧視,或許得先從擺脫「男性必須陽剛」這種刻板印象開始。
至於性別選擇,這是每個人,都該享有的自由。
你對性少數群體持什麼態度?
資料來源:
1. 聯合早報:黃循財:切勿讓性別認同課題分裂我國社會
2. 8視界新加坡:逾300名教師和社工 促教育部施政支持跨性別學生
3. 8視界新加坡:跨性別學生指教育部阻撓進行治療 教育部:指控不實
4. 金吉列:「陽剛之氣」爭議下國外如何進行性別教育?
5. 聯合早報:教育部外抗議學生性取向受歧視 三青年被捕
6. 萬宗綸:她-他風暴:新加坡教育部威脅「跨性別診療」干預事件
7. 新加坡紅螞蟻:新加坡會出現同性戀國會議員嗎?李光耀曾說不介意有同性戀議員
8. 維基百科:新加坡LGBT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