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分家的背後,是否真的預示著東南亞對華人的排斥和懼怕

2020年06月06日   •   4104次閱讀

1959年,李光耀在新加坡就職總理。李光耀是新加坡第一任總理,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邁入了現代的社會

1957年開始,東南亞各地紛紛開始獨立。1957年到1963年之間,馬來亞各州(即馬來半島上的馬來西亞部分)和沙巴州、砂拉越州合併,成為馬來西亞聯邦。

馬來西亞聯邦地圖

而1963年,新加坡人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命題——是繼續待在英國殖民地中作一個自力更生的自治地區,還是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成為多元種族的州府?

轉變——從新馬合併到新加坡獨立

1963年,馬來西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想要聯合新加坡成為一個強大的馬來西亞。他向舉棋不定的李光耀發出了信號——加入或離開?

東姑阿都拉曼,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被稱為「馬來西亞國父」

新加坡人舉行了公投,加入馬來西亞的呼聲達到了71%。定了,1963年,新加坡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成為了馬來西亞的新加坡州。此時,新加坡的華人比例遠遠超過馬來人和印度人。

而馬來西亞國內也有大量的華人(馬來西亞人口約2500萬),雖然比例被大量馬來人稀釋,但是總數新加坡總人口(新加坡人口約540萬)還多,達到了6百萬。

新加坡加入了馬來西亞後,華人總數逼近一千萬,問題暴露了。

馬來人

雖然新加坡非常富裕,可以給馬來西亞增加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和港口,輻射周邊城市,但是關於馬來人和華人的爭議也浮出了水面。

————「馬來西亞到底是誰的馬來西亞?」

東姑提出了一個觀點「馬來西亞是馬來人的馬來西亞」,而李光耀堅持「馬來西亞是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

李光耀,祖籍廣東梅縣,是客家人的後裔,新加坡國父

為什麼馬來人容不下華人呢?因為當時,不只是馬來西亞境內的華人群體,整個東南亞的華人都是相對富裕的上流社會階級,而且華人往往聚族而居,不與其他種族融合。這讓崛起的大馬來民族自尊心坐臥不安。事實上,馬來西亞之所以接納沙巴和砂拉越也是為了稀釋華人比例。

華人是否在未來會反客為主?成為了縈繞在1965年每一個馬來人心中的命題。

從加入馬來西亞開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矛盾就沒有停歇過,先是李光耀指責馬來西亞並未給予新加坡足夠的財政預算,後是新加坡商人指出自己受到了馬來西亞市場的歧視。事實上,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為的只有兩樣東西——馬來西亞提供的國防支持和馬來西亞廣闊的市場。

1964年,新加坡上繳中央政府的稅從40%提升到了60%,這徹底激化了新馬矛盾。經濟矛盾延伸開外,逐漸成為了社會矛盾,最典型的就是1964年新馬各地爆發的種族矛盾。

在印尼的挑撥離間下,馬來西亞全境都出現了「馬來人至上」的思潮,但是華人和印度社群都堅決反對。奈何,火越燒越盛。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大規模暴亂(種族內戰),1965年中旬,東姑領導下的馬來西亞民族政黨認為「驅逐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會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於是乎,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建國,12月22日,新加坡成為共和國。

新加坡共和國

尾聲——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新加坡成為了小國樣板

離開馬來西亞後的新加坡萬念俱滅,因為在新奇民族崛起的東南亞,他們的地緣非常糟糕。

群狼環伺之下,小國新加坡必須要走出一條獨立自主的道路。

憑著馬六甲「過路費」和美國的越南戰爭,新加坡的外匯大大增加,70年代搭乘上了日本經濟奇蹟的快車,80年代趕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機遇,新加坡選擇了和所有外向經濟體一樣的道路——出口和貿易。

70年代,日本東京地鐵

於是乎,80年代,新加坡成為「亞洲四小龍」,經濟飛速發展,人均GDP達到了馬來西亞的十倍。但是新加坡自身的短板仍然不可以忽視——土地資源匱乏,住房擁擠,物價飛升,人地矛盾嚴峻以及各類自然資源的短缺讓新加坡人也是隱隱擔憂著未來。(新加坡人生活物品供給基本都是靠馬來西亞)

但是最緊要的問題是新加坡如何保證它的國防?事實上,新加坡是唯一一個允許美國軍艦停靠的東南亞國家,而且新加坡所有的戰機都停放在美國,這就是新加坡的國防體系——聯合型。

新加坡裝甲師。事實上,新加坡並不排斥女兵進入所有兵種行列

可是,當我回顧新馬分家,難道真的只是因為華人和馬來人的矛盾嗎?不盡然。

事實上,新馬分家涉及到了諸多國家層面的問題。

其實最最最緊要的問題仍然是政治和經濟。

政治上,當時李光耀所要求的自治權極其之大,可以說是除了需要納稅之外,不需要對聯邦政府負任何責任;

同時經濟上,李光耀要求馬來西亞開放它廣大的市場,讓新加坡可以坐收國際貿易的紅利。可是問題就來了,那這樣的話,馬來西亞不就成了新加坡的嫁衣?可是事實上,馬來西亞不但沒有開放市場,還要求新加坡上繳天價稅款。

除此之外,馬來人至少的政策下,馬來人是一等公民(住房優先、錄取優先),而占據不低比例的華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就十分不滿;

文化上,華人普遍不信教,只認同中國文化,而馬來人普遍信奉伊斯蘭教,這就在文化上出現了新馬的斷裂。

所以事實上,新馬矛盾仍然是因為種族問題發酵的一個深遠的關於政治經濟文化的問題。所以後世有人說道:「不是馬來西亞失去了新加坡,而是李光耀失去了馬來西亞」。不可否認,李光耀看到了馬來西亞對於新加坡的重要性,但是歷史證明,新加坡是可以自己走出一條路的。

時至今日,新加坡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大國需要看到遠的未來,而小國則需要看到更遠的未來。

上一頁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