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住屋簡史

2019年12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國土面積僅72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集度卻高達7796人,但新加坡人的擁屋率卻高達93%,為全球第一。新加坡為何可以取得這樣驕人的成績?這得益於新加坡的住房政策。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新加坡的各式住屋吧。

組屋

早在1927年,英殖民政府就成立了新加坡改良信託局(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負責公共住房建設。信託局從1947到1952年一共建造了20907個單位,但這個數目遠低於需求。許多家庭只能擠在舊式店屋單間或者簡陋的小棚屋裡。

20世紀初新加坡的棚屋

https://www.tkkfoundation.org.sg/biography

信託局在中峇魯建造的公共住房

www.zaobao.com.sg/zlifestyle/culture/story20180115-827215%3famp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權後,成立了建屋局取代原先的信託局著手解決住房問題,到1965年建屋局一共興建了54430個單位,基本解決了屋荒的問題。最初,組屋只能租不能買。1964年政府推出了 「居者有其屋」計劃,開始向公眾出售組屋,在1968年政府進一步允許公眾使用公積金儲蓄購屋加上歷年來推出的津貼計劃,公民可以以較低的價錢買到新屋。

建屋局在女皇鎮建造的第一代組屋

www.zaobao.com.sg/zlifestyle/culture/story20180115-827215%3famp

位於宏茂橋的圓形組屋

www.zaobao.com.sg/zlifestyle/culture/story20180115-827215%3famp

在建屋局成立的前十年里只建造一房到四房式組屋,70年代開始嘗試建造五房式組屋。隨著新加坡經濟在80年代實現騰飛,公眾的購買力逐漸提升,組屋的設計風格也開始多樣化,以滿足不同階層的需求。比如80年代開始推出公寓式組屋;90年代中期開始推出執行公寓;21世紀初推出了由私人發展商設計銷售的 「私人組屋」 。

新加坡最高的組屋達士嶺組屋

www.zaobao.com.sg/zlifestyle/culture/story20180115-827215%3famp

公寓

公寓分為兩種一種叫condominium,還有一種是apartment。Condominium 占地面積要高於4000平方米,但是住宅面積不能超過總面積的40%,一些高級項目住宅面積不超過20%。其餘土地全部用於建造配套設施。政府在1977推出了第一個公寓項目檳蘭谷(Pandan Valley),最初是為了通過提供社區公共設施來填補排屋與組屋之間的空白。發展到如今公寓內的配套設施日趨完善,除了基本的游泳池,還配備了健身房、球場、燒烤區等。很多開發商對小區公共設施設計搭配上不同主題如'休閒花園區'、'跑步運動區'等等以迎合民眾的需求。

新加坡第一個公寓「檳蘭谷」

https://mothership.sg/2018/09/pandan-valley-history/

占地面積少於4000平方米的稱之為apartment,通常只有一到兩棟房子。由於土地的限制,配套設施相比來說不夠完善,通常只有游泳池和健身房等。

占地較小的公寓apartment

www.dezeen.com/2016/02/09/sky-habitat-moshe-safdie-architects-singapore-housing/amp/

有地住宅

有地住宅分為排屋(Terrance house),半獨立洋房(Semi-detach),獨棟洋房(Detached house)

排屋

https://www.fliggy.com/content/d-2017021805474302127?ttid=seo.000000577&seoType=origin

20世紀初由英國殖民者引入到新加坡,最開始採用的是梯田式房(新加坡稱之為店屋),一般生活區在前面和樓上,後方為廚房。早期的版本為了適應東南亞的炎熱氣候更好地循環空氣,設有內庭院,前院,後院或兩個都有。典型的排屋通常為一層或兩層建築少數為三層或四層。建築風格沿襲西方、馬來亞、印度和中國的建築設計。位於商業中心的排屋通常沒有前院,正對街道面比較狹窄,內部深入,原因是早期房屋根據街面而不是總面積徵稅,如此一來可以合理避稅。

半獨立洋房

http://www.shicheng.news/show/847837

由兩座背對背的洋房組成兩家共享一面牆,占地面積至少200平方米,大多數會有一個小前院。

獨棟洋房

https://toutiaosg.com

占地超過400平方米,有些配備了游泳池,主要分布在實乞那路,蒙巴登,武吉知馬等地方,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環境比較安靜。

住宅的發展變遷是新加坡的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住房不僅滿足居住需求,更是多元文化的粘合劑,讓民眾可以安居樂業,成為新加坡最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圖片來源網絡。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