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抗疫形式的愈加嚴峻,世界各國逐漸陷入一場混戰。並且,隨著各種新情況的不斷湧現,各國的防疫對策也在隨之不斷變化,與病毒展開激烈廝殺,直殺得天昏地暗,傷亡慘重。
而新加坡自第一例確診病例以來,採取的都是「外松內緊」的防疫對策,在新加坡國內採取了各種嚴厲的防控措施,有些甚至上升為法律,違者將被處以重金罰款甚至面臨牢獄之災。然而,即便如此,面臨著世界各地洶湧而來的返新人潮,確診病例也是與日俱增,新加坡政府面臨的防疫壓力越來越大。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去一周新加坡新增病例的變化情況:

從2020-3-20起至昨天,新加坡累計新增病例338例,其中輸入型病例占了大多數,共計233例,占過去一周總新增人數的約71%。而將上述表格以圖表形式來展示的話就更為直觀:

上圖中,黃色柱狀為新增的輸入型病例數,淺藍色為本地新增病例;紅色曲線為輸入型病例占全部新增病例數的百分比,深藍色曲線則為本地新增病例的占比情況。這裡,我們發現一個很值得注意的情況:從3/20開始至3/23,輸入型病例與本地病例無論從數量還是比例上來看都是輸入型病例占了絕對「優勢」,然而令人擔憂的是,自3/24開始至今,本地病例的數量和比例均呈現上升態勢,截至昨天已經與輸入型病例不相伯仲了,這很危險!
小編分析,這種情況可能主要由兩種原因造成:
原本地感染人群的相互傳染情況增加,或原本地人群中雖感染但並未發病的人開始逐漸爆發;
隨著進入新加坡的人群越來越多,部分感染者剛進來的時候並未發病(未檢測出來)而造成擴散。

新加坡政府針對日益變化和嚴峻的形勢,逐步而堅決地加強了各種防疫措施,雖並未宣布關閉國境,但各種政策也在不斷縮緊,不斷強化。
2020-3-24,新加坡衛生部(MOH)發布News Release稱,為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要求所有新加坡國民在與別人接觸時,務必至少保持1米的間隔,違者將可能面臨最高1萬新幣的罰款或為期6個月的監禁

而針對國內的感冒等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新加坡政府早在2月份就已經出台了PHPC計劃,只要是發生類似症狀,診所都可以給出5天的Medical Certificate(MC)。此後,亞洲新聞台(CNA)也進行了相關報道。

不過,近期強化政策顯示,凡拿到上述MC的病患,在家養病期間一律禁止出門!違者同樣將最高1萬新幣的罰款或為期6個月的監禁或兩者並處!
所有這些對策,都是為了盡最大努力防止病毒的擴散,所有國民都有義務嚴格遵守,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的健康和安全!
不過,除了不斷強化各種嚴厲的防疫對策外,新加坡政府針對因病毒而變得凋敝的經濟,特別是因為本次的疫情而收入減少,甚至面臨失業的新加坡國民出台了一些刺激經濟和補貼民眾的措施。
在上月的財政預算案聲明中決定撥出的64億新元基礎上,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發表追加預算聲明,追加480億新元用於對本次疫情的援助,表明新加坡政府將竭盡所能地保護人民安全,讓經濟持續增長並為經濟復甦做好準備。而這項追加預算案聲明也被稱之為:
「堅韌團結配套」(Resilience Budget)。

作為本次追加預算案的一環,針對新加坡本地自僱人士、低收入人群以及其他各類勞動者,政府也相繼頒布了一系列補償措施。

新加坡已經陷入與COVID-19的激戰,政府也在不斷調整戰略和戰術,以期能夠儘可能地控制疫情,最終戰而勝之。為此,不少政策可能從民眾的角度來看可能顯得過於「嚴苛」,自身的自由和利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損害,但政府在用這種「苛政」對病毒嚴防死守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普通民眾的安全和利益,甚至不惜動用國家儲備金前來支援。
激戰時刻,需要從政府高官到普通民眾的齊心協力,共御強敵!
新加坡,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