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1日訊)阿叔家住峇淡島,因疫情關係「滯留」新加坡,白天露宿組屋走廊,晚上借住友人家,至今已7個月有家歸不得。
《新明日報》記者接獲熱心讀者撥電24小時熱線通報,指阿叔在直落布蘭雅彎第19座組屋11樓走廊,擺了躺椅、堆積雜物,然後天天躺在該處乘涼、看劇。
記者昨午走訪,阿叔躺在躺椅上,前方擺放了一個手機支架及一把雨傘,周圍堆積了大量雜物,包括小型風扇、喇叭、衣架、凳子、餐具等。

因疫情關係,阿叔已有7個月無家可歸。
新加坡籍的阿叔黃先生(67歲)受訪時說,原與妻女一家三口住在峇淡島,因疫情關係,已長達7個月有家歸不得。
「我在這裡沒房子,目前只能暫住樓下認識了30年的老友家。」
由於友人住一房式組屋,屋內還有二人同住,空間實在有限,他不好意思成天打擾朋友,所以只在夜晚借宿對方的家,白天大多數時間則待在樓上走廊的「個人空間」。
「這裡比較涼爽,我白天就坐在這裡吹風、看戲、吃飯,到了晚上10點再回去洗澡、睡覺,一些生活用品也只能暫放在走廊。」
他坦承,已儘可能不打擾居民生活,並希望居民能諒解,讓他有個落腳處。
「若真的打擾到居民我很抱歉,等能回家的時候,我會立刻離開,現在真的是身不由己。」
阿叔說,非常思念印尼的妻女,也希望早日與她們相聚。
「我的女兒才3歲多,視訊聊天時她一直吵著叫我回去,看了也十分心疼。」
黃先生透露,原本是名兼職攝影師,疫情前只要有工作便會從峇淡島來新工作,現在因為疫情關係,工作量大減,他只好在附近的學校當清潔工。
「我從事攝影工作30年左右,不用看人眼色,這是第一次為人家打工。剛開始要改拿掃把、拖把很不習慣,如今做了兩個月也沒那麼吃力了。」
他無奈地說,還要養家餬口,所以要拿得起放得下,總好過完全沒工作收入。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居民直言,由於母親住在該處,他前往探訪時,注意到走廊的雜物越來越多,因此擔心引發火患。
「一開始時只放了一張椅子和一個手機支架,現在卻越放越多,已經大半年了。」
居民李女士(67歲)則說,阿叔夜晚沒睡在走廊,平日不會製造噪音,沒造成困擾,她有時候打麻將還更吵,大家應該互相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