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抗疫一線,新加坡核酸檢測基地!
近些...在近些!
今天,我們走近些看看新加坡抗疫的一線人員...
感受一線氛圍...
了解他們的前線生活!
體驗那份勇氣和感動...

(圖:來源自網絡)
陳篤生醫院的檢驗科是新加坡這次新冠疫情核酸檢測基地之一。
今年3月起,新加坡衛生部便下達「任務書」,希望陳篤生醫院檢驗科最大限度挖掘檢測潛能,每日檢測能力能夠達到3000份樣本。
那時候,新加坡疫情還未完全爆發。
3000份樣本,對於當時的檢驗科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這之前,檢驗科每日只有500份樣本的檢測能力,提高到3000份,需要多少設備?
人員?
這都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目前,陳篤生醫院檢驗科的工作人員幾乎是24小時輪班不間斷的做著檢測工作。
...
非常的不易...

(圖:來源自網絡)
再詳細看下檢驗科整個檢測流程——
樣本信息錄入試劑配置核酸提取擴增分析診斷陽性樣本。
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病例樣本,每天會從陳篤生醫院對面的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直接送到檢驗科進行檢測。
在核酸提取操作時,實驗人員必須在專用的生物安全櫃里進行操作。


(圖:來源自網絡)
新型冠狀病毒生物安全等級比較高,因此要求純手工操作。所有流程,都在柜子里進行,防止泄漏和操作人員感染。
整個過程需要大概90分鐘。
其中的每個環節都必須做好防護和消毒,保證檢驗科人員安全。
接下來就是擴增分析階段,需要另外90分鐘。
檢驗科工作人員會將提取的樣品與另一組試劑混合,然後放入機器中進行一系列的加熱和冷卻。
如果樣品中含有病毒,則會發生化學反應,致病毒基因組擴增,因此檢測到陽性結果。
一旦檢出顯示為陽性,就是確診病例,檢驗科會馬上通知相關部門啟動後續收治程序。


(圖:來源自網絡)
目前,陳篤生醫院共有四台機器,每台機器可以測試多達96個樣本。
完整的檢測要經歷十幾道工序,從檢驗科門口接樣到最後出檢測結果時間為三到八個小時。
醫院微生物實驗室的醫學技術專家Nur Ain Lokman表示:
「我們必須儘可能快的檢測出結果,並告知抗疫工作小組,以便他們馬上進行傳染源追蹤,最大程度地減少病毒的傳播。」
隨著疫情峰值的到來,檢測量的擴大,陳篤生醫院檢驗科的每位工作人員都是超負荷運轉,為新冠感染的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爭取時間。

(圖:來源自網絡)
陳篤生醫院醫療技術專家Chua Xian Da表示:
「最難的是在凌晨4點,我們仍然必須強迫自己精力完全集中,因為我們不可以犯任何錯誤。」
目前,新加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已從上個月初的每日平均2900份樣本增加到超過8000份樣本。
...
危難時刻顯身手,方顯英雄本色!
致敬新加坡一線的英雄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