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校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手持式醫學成像設備,該設備可以產生1-2微米解析度的圖像,其成像能力要比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機器高約100倍,可以幫助醫生更早、更迅速的發現腸胃細胞中的癌變徵兆。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近十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成像技術,它利用弱相干光干涉儀的基本原理,檢測生物組織不同深度層面對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幾次散射信號,通過掃描,可得到生物組織二維或三維結構圖像。
NTU的科學家與美國哈佛醫學院、阿拉巴馬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研製6年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最終利用手持設備發出700至950納米之間的光譜(近紅外光),這種光可以無害地穿透人體組織和器官。
科學家們新研製的設備可以將近紅外光波射入到人體內的不同組織結構,通過測量光波接觸到組織表面返回的延遲時間來模擬成像,這種成像方式也稱為「回聲成像」。「回聲」返回的數據通過NTU研究人員開發的計算機軟體轉換成二維橫截面圖像,再將不同截面的圖像組裝成三維圖片並以彩色渲染技術形成最終的組織結構影像。

圖為該設備的研究人員, 來源:NTU官網
該研究團隊的NTU副教授劉林波說:「我們的設備僅是現有機器尺寸的一小部分,並且可以實時生成清晰的高解析度圖像。它使用近紅外光無害地穿透皮膚,並且不涉及專用的鉛屏蔽X射線設備或MRI掃描儀。它足夠小,可以手持,因此在醫療檢測領域有更廣泛的應用。」

研究人員正在測試設備, 來源:NTU官網
醫療檢測的廣泛應用
目前該原型設備已在武漢大學內窺鏡中心進行了臨床試驗,檢測結腸異常息肉的準確度與經驗豐富的病理學家基本相同。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進行的初步試驗中,內窺鏡檢查人員在已知患有結腸息肉(結腸或直腸異常生長)的患者身體上58個組織樣本使用了該設備。該設備對樣品進行實時成像,發現其對惡性或良性腫瘤的評估準確率高達95%。

教授正在講解設備的使用, 來源:NTU官網
微型OCT設備的主要前景在於它有能力發現結腸癌,胃癌和皮膚癌的最初徵兆,這些徵兆始於上皮細胞核(約1-2微米)。上皮細胞是人體內部和外部(即,喉嚨,腸,血管和器官內部的襯裡)之間的屏障的一部分,當前機器設備幾乎不可能在表皮外直接成像。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血液學家Eng Soo Yap博士說:「這是一項開創性的技術,可能會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這項技術可能讓癌症的檢查和發現更加早期和準確。並且它是可攜式設備,可以在床頭,診所甚至患者家中使用,這將擴展該技術的可訪問性並減少去醫院檢查等待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