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為紀念上海書局在95年前誕生而出版的圖集
1912年是中華民國元年,那年在上海出現了一家「三友實業社」。陳萬運、沈九成、方智達,這三位來自浙江省寧波府的年輕人,集資450銀元,在上海橫浜橋鼎新里(現今的中國上海市四川北路、海倫路附近),開辦了一家燭芯作坊。這個由小作坊起家的實業社,在開始時只有僱工六、七人,因由三人合夥經營,故取名為「三友實業社」,寓「歲寒三友,實業救國」之意。
辛亥革命過後的20世紀初葉是一個中華兒女以實業救國為抱負的年代,也是一個海內外華人提倡使用中國國貨的時代。王序賓,出生於1894年(甲午年),浙江省溫州府平陽縣(現蒼南縣)金鄉鎮人。他早年曾經留學日本三年,回國後在江蘇無錫實業中學當教員。1912年,王序賓從無錫到上海,進入三友實業社當技師,成為這家工廠的早期員工之一。王序賓在金鄉鎮王家排行老大。他有一個妹妹叫王誠中,嫁給了金鄉城外錢庫鎮大樹下村的陳岳書。錢庫鎮與金鄉鎮同屬當時溫州府轄下的平陽縣。另外,王序賓還有一個比他年輕九歲的么弟,名字叫王叔暘。
王叔暘年少時去上海求學,在中法通惠工商中學畢業後,於1921考入上海三友實業社。他先是做練習生,後來再改習商務,經過磨練,脫穎而出,成為三友的業務骨幹。經王叔暘介紹,他的姐夫陳岳書於1923年進入三友實業社工作,成了一位海外推銷員。就這樣,陳岳書經常帶著三友實業社以及其它上海廠家生產的中國貨樣品,南下暹羅(泰國)、馬來半島、新加坡,以及印尼棉蘭等地,廣受訂單,推銷「國貨」。
1923年2月1日出版的第12058號《叻報》第10版,刊登一則「特別大減價」廣告:「本公司為新設門市部,與優待我僑胞起見,擬定於X月X日起特別大減價,陳列各貨均標明原價,廉價任憑揀選,機會難得,請趁便宜購辦,遲恐莫及。茲將大略貨色價目批露,其他花色繁多,不盡細載,幸請駕顧選擇,必可使君得稱心合意、價廉物美之貨也。」在羅列了各種白面巾、大小厚薄不一的沖涼巾、浴衣和睡衣的各種規格及原價格與折扣價之後,廣告以「民國十二年一月廿四日/上海三友社毛巾星洲中華發行所啟/水仙門十三號」具名結尾。
陳岳書於1923年2月被上海三友實業社派往新加坡,不久便成為上海三友實業社和新加坡店東周林旺合作開設的中華商店(1924年開業)經理,專營中國棉紡織品。在為1922年浙江壬戌水災捐款的名單中,周林旺與三友實業社名單並列,刊印在第12058號的《叻報》第12版。在標題「浙江壬戌水災會第一次收捐清單」下,列明「總共收叻洋二萬二千三百三十五大元正」全額捐款,其中星洲頭家余東旋捐款1500元,三友實業社同周林旺以及陳延謙等27人各捐款10元,「上海印務書局」捐款5元。
在敏銳地感覺到南洋華僑對由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催生下、用白話文書寫的新式中文圖書大感興趣,南洋中文圖書市場大有潛在商機之後,陳岳書、王叔暘等人便積極計劃籌辦書局的開張。1925年,王叔暘辭去上海三友實業社的職務,南來新加坡與陳岳書等人合股,於同年12月1日在中華商店的樓上開設上海書局,地址是水仙門大葛街13號。上海書局在新加坡開張營業,甫站穩腳跟,旋即向南洋其它地區開拓營業點。1926年年底,上海書局先在吉隆坡蘇丹街中華第一商店內開設分局。1928年下半年,上海書局又在荷屬印尼爪哇泗水琴底安街開設分局。
1929年,新加坡上海書局實行改組、擴大營業,遷至小坡大馬路橋北路349號,並開始兼營文教用品。上海書局在印尼的分局因為受19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影響,泗水分局於1932年結束營業。1933年11月3日,陳問樵、張祖硯和陳岳書三人合股,簽訂合約,在荷蘭殖民地時代稱為巴達維亞吧城(今雅加達)的班芝蘭街7號,開設吧城上海書局(THE SHANGHAI BOOK CO.),「經營中西書籍文房用具事業」。1935年,上海書局吉隆坡分局遷至蘇丹街31號,擴大營業,開始兼營文教用品。
新加坡本坡的上海書局自創建起,雖然多次搬遷,但一直在小坡做門市營業。按照新加坡市區重建計劃,大小坡底的舊店屋必須拆除重建。1972年6月1日,新加坡上海書局結合業務發展的需要,擴大門市,遷至維多利亞街81號繼續營業。在1975年上海書局50周年店慶時,上海書局在新加坡、吉隆坡、雅加達三地都設有門市部;分布新加坡、吉隆坡、香港三地的上海書局,還另設有圖書批發部和郵購部,方便本埠和外埠同業及讀者選購各種圖書。1990年,上海書局再度搬家,遷入百勝樓。
縱觀上海書局的創建史,它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浪潮外溢,在以新加坡為中心的南洋地區,奔涌而出的一朵文化思想和商業行動相結合的浪花。而遍布南洋地區的華人華僑,則讓這朵奔涌的浪花變成一股清泉,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魅力,在一個由英荷等歐洲殖民統治的地域流淌數十年。她歷經前殖民地、二戰後重建、反殖自治、獨立建國,以及新加坡國家建設等不同歷史時期,給本地幾代人帶來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糧。上海書局最終於2001年與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合股,成立中圖(新加坡)上海書局。公司最後在2009年5月8日,被新加坡高等法院宣判清盤結業,並於當年年底關門謝客。
書籍是人類記憶和想像的延伸。上海書局曾經是南洋人民的一個共同記憶。今年是2021年,96年前(1925年)上海書局在新加坡誕生。在她存在的數十年歲月里,上海書局為本地區的讀者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她值得我們緬懷和紀念。
(作者為本地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