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大傅強教授:一篇文章讀懂博弈論精華

2022年02月21日   •   1萬次閱讀

如何讓自己的承諾或威脅更加可信?

從這一點,我們延伸到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讓你的承諾或者威脅可信?

我們回到剛才的市場進入問題。我們看到,當A企業關於價格戰的威脅並不可信。當B企業進入這個市場,A企業並無堅壁清野的決心,價格占除了壓低利潤之外,還需要投資擴大產能。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A企業的價格戰威脅起到足夠的威懾作用呢?我們來看一看,如果A企業不管有沒有人進入,自己先把產能建起來,會發生什麼?我們來看,它在這個情境之中的收益結構就變化了。如果B企業選擇不進入,A企業繼續享受壟斷利潤,它的收益變成了80,因為它已經投資擴張了產能;如果B企業進入,而A企業發動價格戰,那麼它的收益仍然是40,沒有變化。但是我們來看,重要的是,如果B企業選擇進入,而A企業選擇綏靖,與對方平分市場,它的得益只有30,因為它已經投資了產能。那麼如果B企業進入,A企業的最優應對是什麼呢?顯然,價格戰在此情此景之下回報更高。B企業預見到,進入這個市場會迎來A企業的迎頭痛擊,它的最優策略,就是退避三舍。我們看,A企業通過投資產能,繼續享有壟斷利潤。它的產能投資並未投入生產,是閒置產能,這個錢看似是白花了,但是它改變了博弈的收益結構,幫助A企業維護了壟斷地位。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很多大企業手上儲備著閒置產能,這其實是一種對潛在進入者的威懾,我的產能投資已經完成了,你要進來,我可以毫不費力地擴大生產壓制價格,你進來,這個市場就是焦土。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看到,如何讓自己的承諾或者威脅更加可信,就是能夠採取策略性行動,改變博弈的收益結構,讓自己所承諾的行動成為相關情景之下的最優,履行承諾符合你的利益,承諾就具有可信度。

我們下邊就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具有這樣效果的策略性行動。

如何讓「血戰到底」的威脅變得更加可信?

我們先來看一看一個經典的情境。一支軍隊鎮守一座島嶼,島嶼上有一座橋聯通大陸。數倍於己的敵人大軍壓境。指揮官希望嚇退敵軍,揚言島寸土不讓,要與入侵者血戰到底。這個威脅是否可信呢?這是要大打折扣的,等到敵人發動進攻時,每個人都要掂量掂量,是否一定要搭上性命,還是從橋上撤退逃回大陸呢?到那時,與其以卵擊石,不如保命。預見到守軍的反應,對方就會發動進攻。那麼指揮官如何才能有效地對來犯之敵施加威懾呢?我猜大家都知道答案,就是把橋燒掉,主動切斷退路,如果敵人來犯,拚死反抗就是惟一的選擇。敵人預見到這一點,是否還真的膽敢來犯,恐怕也要掂量掂量。

中國歷史上,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故事,古希臘的色諾芬抗擊波斯、征服者威廉入侵英格蘭、西班牙的科爾特斯征服墨西哥,都採用了類似的策略。這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很多時候,你的選擇越多,你的處境就越不利,選擇帶來誘惑,誘惑會讓你軟弱,守住底線就會更難,你也就更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

寶麗來為何起訴柯達

主動切斷退路,在商業中有一個經典案例。寶麗來這家公司,我們都知道,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寶麗來壟斷了快速攝影市場。雖然積累了充足的財務資源,這家公司一直拒絕多元化,拒絕在其它領域投資。為什麼有錢不去賺呢?這其實是寶麗來公司捍衛市場地位的宣言。在1976年,柯達公司企圖進入快速攝影市場,寶麗來迅速做出回應,起訴柯達技術侵權。這場官司打了14年,柯達公司敗訴,賠償9億美元,被迫撤出。寶麗來的創始人Edwin Land說,這是我們的靈魂所系,這是我們的人生的全部,但是對他們來說,這只是一個另外一個領域。我們要呆在我們的地盤,把它看住。我們來想想看,如果寶麗來也有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東邊不亮西邊亮,是否還有這樣的決心和動力對抗競爭者呢?

商業議價博弈

最後,我們來看一個經典的議價問題。假設你是一個商家,不斷有買家來找你做生意。每個買家都希望逼迫你壓低價格,你如何才能讓他們相信,你有你的定價原則,不會輕易降價呢?有一個經典的解決方案。就是你在進行銷售的時候,銷售合同中包括一個所謂的最惠國條款,客戶可以得到最低價保障,如果你在未來銷售中向其它人給予了更低的價格,那麼客戶可以回來,補足差價,甚至可以得到額外的賠償。這個條款,看似對客戶非常有利,但是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你的產品成本50,你定價500,有個客戶來找你討價還價,你說,我們沒有必要浪費時間,我給你提供最惠國待遇,如果以後我的價格降低了,你再來找我,這個客戶就會放心大膽地完成交易,交錢提貨走人。第二個客戶來,第三個客戶來,照此辦理。又來了一個新客戶,一定要讓你降價,他知道即使打個對摺,你依然有暴利,何樂而不為呢?有了最惠國待遇的條款,你絕不敢輕易降價,你對這個客戶降了價,就要對所有過去的客戶給予補償,吃進去的利潤都要吐出來,多做這一筆生意得不償失。所以你一定不會降價,這位客戶知道你的銷售包含了最惠國待遇條款,也會預計到你不會降價,自然也就不會再和你討價還價。一個看似保護客戶的條款,其實是薅羊毛的手段。

05 總結

我來做一個簡單的總結。今天我們對博弈論的基本概況和策略性思維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我們通過囚徒困境、智豬博弈這樣的經典場景,了解了靜態博弈和納什均衡的概念;我們又介紹了動態博弈的場景和倒推法的邏輯。雖然博弈論是技術性很強的學科,但是策略性思維的智慧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其本質,就在於換位思考,從別人的角度去想問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希望我的介紹能給大家帶來啟發,對工作與生活帶來幫助,產生對博弈論這一門學問的興趣。

博弈論的智慧

考慮各方的動機,並納入到自己的決策中

個體的理性決策未必會帶來群體的最優結果

面對諸多可能性,不妨向前展望,倒後推導

選擇太多未必是好事,減少選項可能有戰略價值

作者介紹

傅強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策略與政策系

中文EMBA學術主任

傅強教授於199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並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自2005年起執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講授管理經濟學、宏觀經濟與國際金融等課程,被評為新國大商學院EMBA最佳教師,現任中文EMBA項目學術主任。

傅強教授曾兩次當選新加坡最具影響力40歲以下商科教授,為眾多金融機構與大型企業高管授課、諮詢,或擔任董事、監事等職務。傅強教授從事應用對策論的理論研究,曾擔任德國巴伐利亞州財政部Max Planck公共稅收與法律研究所、加拿大CIREQ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其學術論文廣泛發表於諸如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Theoretical Economic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感謝授權轉載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ID:NUS_EMBA

原標題:教授觀點 | 傅強:博弈論的智慧與策略性思維精華總結(完整版)

上一頁
3/3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7524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7011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6156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