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她沒想到,自己想重新工作的事在老公眼裡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背叛」。老公認為,全家都靠他一個人掙錢,他才是為家付出最多最大的人——這是《我們的婚姻》里的劇情,但喚醒了許多現實里全職媽媽的共鳴。
沒親自帶過孩子的人,永遠不知道帶孩子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常常眼光只看到全職媽媽沒有為家庭帶來收入,沒看到她一個人做了育兒嫂、廚師、家政、會計、工人等全部的活。
「我現在不是在換尿布,就是在沖奶粉的路上,一天忙的不可開交,洗衣做飯已經成了日常的消遣方式!」
「感覺自己已經在崩潰的邊緣了,身體被掏空了,好懷念以前上班的日子呀,那簡直就是休假……」這是曾做過全職奶爸的網紅小強對「全職帶娃」的描述。

獨自帶孩子一天,人高馬大的28歲男青年累得根本起不來床。

他用視頻的方式記錄自己獨自帶孩子的一天,加上買菜、做家務,每天超過20個小時!根本沒有時間可以休息。

「有哪家公司每天工作超過20個小時,且全年無休?」

幾百個手忙腳亂的夜晚與沒功夫休息的白天,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後,小強選擇了離婚。離婚時他說:「柴米油鹽的瑣碎不斷侵蝕著生活,這麼多年感情也不斷被衝擊留下一地雞毛。」
一年多的全職奶爸生活,讓小強在重返職場時萎靡不自信,說自己已經和社會脫節。

網友問他:你後悔全職做奶爸嗎?小強回:你想聽真話嗎?

而這些,是無數全職媽媽數年來經歷的日常。

每天起早貪黑為家庭忙碌奔波,吃飯、上廁所、洗澡都訓練出軍人的速度;為了更好照顧孩子,讓睡眠時間為強身健體讓路,只是因為「沒時間生病」。但往往這一切在他人的眼裡都是理所當然的,只要沒工作沒賺錢,說話仿佛都沒有底氣。

「除了帶孩子,你還會幹什麼?」
「你每天在家帶孩子,孩子這個那個都還不會,你怎麼帶的?」
「你要多體諒老公,他工作不容易很辛苦。」
誰又記得原本的全職媽媽也是一位受了高等教育的高材生,原本也有自己的大好前程,有無數的人生可能。

全職媽媽的「孤獨」,她們的真實生活,根本不是「帶孩子」三個字這樣簡單。
06.家庭與事業的兼顧,
本質是共同承擔與相扶相持
能兼顧家庭與事業且都做得很好的人有嗎?或許是有的。
但對大部分家庭來說,一定是兩個人攜手同行才能將「家」這艘船開得更穩更遠。母愛與父愛對孩子來說,也同樣重要。
所以,無論她選擇做 「職場媽媽」 還是 「全職媽媽」 ,都值得被看見、被尊重、被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