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屋共享居住空間需求增 但供應不足租金高漲業者備受壓力

本地提供輔助生活模式的共享居住空間逐漸受到年長人士的歡迎。(圖:CNA)
本地提供輔助生活模式的共享居住空間逐漸受到年長人士的歡迎,但供應商表示,這類組屋供應有限,加上租金不斷上漲,讓他們倍感壓力。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輔助生活模式的共享居住空間受到年長者歡迎主要是它們可替代養老院,為樂齡人士提供「原居安老」(age in place)的選擇。
在此類模式下,年長者和他人共享空間之際,供應商會安排協調員為他們提供輔助服務,例如定時測量血壓和體溫,甚至安排送餐、洗衣、清潔等服務。
79歲的Ow Fong Keng把自己位於兀蘭的四房式單位出租給服務公司Red Crowns Senior Living,目前她和其他兩名租戶同住,三人原本互不相識,如今變成互相照顧的夥伴。她覺得這樣的安排一舉兩得,自己有伴也獲得輔助生活的服務。
「如果我發生什麼事,至少有人會知道。」
運營成本上漲無法擴展業務
租戶的月租則為至少2000元,包含租金和看護服務。公司指派的看護人員會向公司彙報客戶的飲食和活動內容,同時會到每家租戶確保租客的安全和健康。公司表示,這類需求有所增加,營業約一年以來,已租出30個組屋單位和三個私人公寓單位。
不過,由於近幾年租金飆漲,公司要擴大規模的計劃受到阻礙。本地組屋租賃市場整體租金上漲了27.5%,例如後港一個四房式組屋單位的租金可以漲到至少每月4000元。此外,水電費成本上漲也是計劃受阻的原因之一。
由飛躍社區服務旗下經營的老年人合居計劃(Senior Group Home)就指出,水電費上漲意味著他們必須上調租金。目前在這個模式下,扣除政府津貼後,租戶每月繳付多達200元的租金。除了日常的照顧外,工作人員也會幫需要求醫的租客安排交通服務。
專家:需要管制私人業者以防止剝削老人
新加坡國立大學房地產系主任阿加沃教授(Sumit Agarwal)表示,公眾對這類提供生活服務服務的共享居住空間的需求會上升,但他呼籲在更多業者進入市場的時候,加強管制。
他說,讓私人業者進入市場是好事,因為他們效率更高、服務更佳,但要留意的是,不要讓業者為利潤剝削年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