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續發展及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左)和印尼駐新加坡大使蘇里奧(右)昨日(21日)到龍合集團的倉庫進行視察。圖:陳珈尹
視新加坡的需求而定,印度尼西亞商家或考慮在峇淡島設養雞場,供應活雞給新加坡。
來自印尼雅加達的首批重達50公噸的冰凍雞上個星期日(17日)運抵新加坡,經新加坡食品局檢測後,本周一(18日)抵達進口商龍合集團的倉庫。
印度尼西亞駐新加坡大使蘇里奧昨天(21日)到倉庫視察時告訴媒體,印尼的商家將觀察我國的需求量,評估是否應該在峇淡島設養雞場,出口活雞至新加坡,預計明年才會有更確實的消息。
他說:「如果我們在峇淡島設養雞場,運送至新加坡就更有效率。」
龍合分銷的採購總監陸添喜指出,從印尼進口雞隻到新加坡只要四天時間,從美洲進口則要40至60天時間。
不過,由於從巴西和阿根廷進口的雞隻較小,這些冰凍雞的供應價仍比印尼冰凍雞來的便宜。陸添喜指出,已經運抵的這批印尼冷凍雞是全雞,包括頭和腳,每隻重量平均為2.3公斤,本地的供應價估計在每公斤5至6元左右。
若馬國全面恢復出口 我國是否繼續從印尼進口?
今天一同到龍合集團倉庫視察的永續發展及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說,馬來西亞活雞供應鏈中斷後,國人和業者靈活應對,大家堅韌不拔的精神值得讚賞。
許寶琨坦言,冰凍雞無法完全取代鮮雞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當本地食物供應鏈出現中斷時,消費者必須變通,這樣全國才能增強食品安全和韌性。
「我國的食物供應鏈可能會因為氣候大變化、政治局勢不穩定,或者是出現傳染病令家禽受感染,以及像近期的冠病疫情的影響,而時不時中斷,所以最重要的是國人和企業必須有企業連續性的計劃,來幫助企業在遇到類似情況時,繼續運作。」
他表示,加強本地食品供應鏈的堅韌性是我國首要考慮,即使馬來西亞全面恢復活雞出口,我國仍需繼續擴展食品進口來源。
「如果消費者對印尼進口的冰凍雞的口感或價格都表示認可,我相信業者會繼續努力,從印尼進口更多的雞肉來我國。」
至於市場價格的變動,許寶琨表示目前無法估計,主要還是取決於企業之間的協定和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習慣和需求,所以希望消費者能積極地給予企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