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會發展成科幻電影那樣恐怖麼?新加坡表示我們樂在其中
當你問起人工智慧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時,想必很多人都會說起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情節,並認為那也是很久以後才會有可能發生的事,但是人工智慧這樣的技術其實已經廣泛存在於我們生活中了。
根據希捷科技對亞太地區IT專業人士的最新調查,新加坡已經非常廣泛地採用AI技術,至少有六分之一的組織已經在各種領域運用人工智慧,其中信息技術領域高達60%,供應鏈和物流48%,客戶支持49%以及研發部門41%。尚未運用的組織也希望儘快發展人工智慧。

數據是驅動AI技術的最基本構建塊,它是Siri,Cortana和Alexa等智能助手存在的基礎。對於消費者來說,似乎人工智慧已經完美融入他們的生活。
但是相比之下,企業的道路卻顯得有些崎嶇。根據調查,76%的新加坡企業表示並不知道需要在哪裡以及如何開始使用人工智慧,儘管他們加強了IT基礎設施,他們仍然需要進一步傾聽市場的聲音。
消費者和企業一致認為人工智慧將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採用這項技術確實可以提高生產率。
總體而言,我們可以預期各行業和應用程式之間數據分析的頻率、靈活性和即時性會大幅上升,從而推動商業決策。

其中一個例子是新加坡的金融服務行業,該行業一直處於跨業務功能開發和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的最前沿。
新加坡幾個本地銀行都有AI自動聊天系統,客戶可以在平台上實現實時個人財務查詢。
星展銀行的人工智慧虛擬助手可以準確無誤地處理Facebook Messenger上超過80%的請求。自2017年推出以來,華僑銀行的聊天機器人「Emma」已成功完成超過7,000萬新元的房屋貸款。此類服務最終將改善服務交付,消除手動數字運算的壓力和複雜性,並保證時效性和準確性。這在時間就是金錢的行業中顯得尤為重要。
Edge計算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自第一個硬碟驅動器創建以來,IT基礎架構已經從單個大型機發展到分散式伺服器,到現在的移動和雲計算。
今天,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Edge計算用來滿足人工智慧的增長,預測和分析機器學習技術。

亞太地區是這一數字化轉型的核心。
根據IDC在希捷舉辦的2025年數據時代報告,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增長將呈指數級增長至163個zettabytes,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新興的人才庫和高度行業相關人口,亞太地區可能成為關鍵區域推動增長。
新加坡作為未來人工智慧的繁榮中心之一。國家研究基金會(NRF)最近宣布投資1.5億新元用於未來五年內發展人工智慧。此外,政府對智能化國家也充滿了願景,加上阿里巴巴等主要科技公司在新加坡建立全球人工智慧研究設施,也表明了新加坡對人工智慧的需求和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