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從福建走出來的毛頭小子,締造了新加坡商界的神話

2019年10月04日   •   1萬次閱讀

「在香港,人人都知道地產富商李嘉誠;而在新加坡,與李嘉誠有同等影響力的地產商就是黃廷方。這位童年時期就告別了故鄉莆田,告別了江口的祖母,踏上異國他鄉的木帆船。從一家醬油廠和雜貨鋪到締造新加坡的首富(註:2019年之前,黃氏家族多年蟬聯新加坡首富位置)。斯人已逝,但那些流傳的故事還在。

每一個早晨,莆田三江口不知送走了多少胸懷發家致富夢想的鄉民,每一片風帆就是嚮往,就是希望。

從下南洋「賣醬油」到「賣房子」

黃廷方

黃氏家族第一代叫黃廷方,他「下南洋」賣醬油,開雜貨鋪,在新加坡創設了遠東機構,開始大展宏圖,成了新加坡首富,開創家族先河,光宗耀祖。

1929年春天,一個叫黃鴻發的莆田江口鎮人,他的長子黃廷方出生了,一個商界巨子啟動起低調而又豪邁的生命旅程。

在度過懵懂的童年歲月後,黃廷方也告別了江口石庭,告別了年邁的祖母,跟隨著族親踏上了三江口啟航的木帆船。

遠渡重洋,6歲隨其父到新加坡,他們先是開了一家醬油廠和雜貨店,專門售賣乾貨、腌製品和莆田特產。

黃廷芳20多歲時第一次創業失敗了。隨後,重返醬油加工行業,積累了一點本錢後,改行進入房地產業。他的第一個項目,是在新加坡華登嶺建了72間排屋和半獨立洋房。因精準的眼光,他賺到第一桶金。

坊間的一個說法是,黃此前當過的士司機,他動員了500名的士司機合資,才買下那塊地。

黃廷芳了解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在外人看來,黃廷芳迷戀土地。他經常在半夜拿著手電筒,獨自一人,在買到的地皮上散步。事無巨細,勤勤懇懇。

上世紀70年代,黃廷芳遭遇了第一次危機。新加坡政府採取一連串的行動,以抑制當時已經過熱的房地產市場,地產業由此陷入低迷。「不要在房產市場蓬勃時才進場,市場疲弱時就退場。」他稱自己要做一名「全天候創業家」。

70年代中期,香港經濟在經歷了一輪快速發展後隨勢進入了低潮,地產業也由此深受涉及,一度陷入低迷。然而黃廷方卻在此間作出了反其道而行之的重大投資決策,以巨資購入香港尖東的六塊土地,頗使業內人士大跌眼鏡。黃廷方的「快半拍」投資戰略在此次投資中大展聲威。

黃廷方相繼以其大手筆完成了一連串的地產投資,取得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業績。隨後,黃廷方相繼在深圳、上海、廈門、福州等地購置了大批土地,大興土木,並正在進一步向縱深擴展中。

《新加坡的領袖》一書還援引黃廷方一名員工的話稱:「黃廷方工作不言休,他只有一項興趣,就是賺錢,但他並不貪婪,只是這剛好是一項令他樂在其中的遊戲。」

子承父業,誰說富不過三代?

2010年,黃廷方去世,享壽81歲。黃廷方有兩個兒子,6個女兒。長子黃志祥主要在香港活動,掌管香港房地產上市公司信和置業,小兒子黃志達則留在新加坡,協助處理遠東機構的業務。

黃廷方生前極為低調,幾乎不接受媒體採訪,也不希望企業上市。外界對這位富豪家族企業掌門人的風格始終感到好奇。

事實上,上世紀90年代中期,黃廷芳就逐漸給兒子們更多的決策權,開始了交班大計,此後就淡出公眾視野。雖然甚少在公共場合露面,但黃廷方在多年前出席活動時,言談風趣幽默,分析見解更是一針見血,讓人印象深刻。

黃家是個傳統的華人家庭,子承父業看起來理所應當。

總的來說,在商場發展數十年之後,黃志祥擁有以遠見和洞察力來引領企業穩健發展的能力。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他明察善斷順應大勢,他靠遠見打開機會之門,成為一個商海觀潮的高手。

而黃志達受過美國教育,他接手遠東機構後,非常注重房屋設計感,連著拿了幾個房屋設計獎。

跟父親黃廷芳時代相比,黃氏兄弟執掌遠東機構後,多元化的趨勢更為明顯,業務涉及住宅、酒店、零售、商業、工業以及食品與飲料行業等,據遠東機構內部高層講,他們「通過多元化的策略,來緩衝其在任何一個行業中受到的衝擊。

忠孝傳家的文化傳統,是莆田人行走天下的文化自信,也是莆田人獲取成功的精神密鑰。正是憑著不一樣的文化傳承,莆田人打造的家族企業總是能在歷史風雲中進而發展,並沒有應驗那句「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謹小慎微,節儉簡樸的優良家風

新加坡某一普通的樓房,住著一個慈祥的老人,在這麼一個老社區中簡單的二層小洋房,他一往就是三十多年,簡樸的讓人難以置信。他深居簡出,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人們更是沒有看見過他出入過豪華的酒樓飯店。住在周圍的居民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老人就是黃廷方,黃廷方家族已經好多年坐在新加坡首富的位置上。

這個貨真價實的超級富豪,卻過著節儉、簡樸的生活,從來不鋪張浪費。

但是黃廷方先生一生樂於做慈善,但他一生都在做好事、做善事,但從來不肯讓媒體報道、採訪。

黃廷芳曾經的私人秘書陳寶蓮曾對媒體說,黃廷芳生前工作非常勤奮,經常一天工作12到18個小時,他的這種風格也遍布家族企業中。「他要求員工盡心盡力做事,他最常說的就是能者多勞。」

黃廷方也是一個注意財政消息和時局變化的人,儘管他文憑不高,讀書閱報卻成了他一生的良好習慣,長期以來形成良好習慣,才有一個思緒精明、思考清醒、決策果斷的頭腦。他總會在混亂、複雜的時局變化中,尋找出隱藏在其中的商機,並把轉瞬即逝的商機緊緊地抓住在自己的手上,轉換成豐厚的財富。

黃廷方在《新加坡的領袖》一書中這樣表述他的觀點:「我是一個普通人,常工作至深夜,也常在工作後,在街頭吃兩新元(約合10元人民幣)的江口滷麵。如果我的照片見諸報端,人們就知道我是誰。知道我有錢,有人就可能綁架我……如果我被人綁架,被殺害,我的公司就會垮掉,那我的家人該怎麼辦?我有我的顧慮。」

黃廷芳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新加坡綁架盛行,人人自危,更別說有錢人。這段似乎有些土裡土氣的話語體現了黃廷方做人做事的精神境界,他喜歡江口滷麵,因為是一生難以割捨的鄉愁。

2004年9月,著名僑鄉江口迎來了一個久別的故人,黃廷方先生在闊別六十年故鄉之後,終於回到他魂牽夢繞的搖籃地。年逾古稀,鬢毛衰白,黃廷方和他的家人們沉浸在濃濃的鄉音中,故鄉變了,莆田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微笑地細看著莆田的山川風物,他熟悉的千年古鎮涵江,他陌生的千年古城莆田,還有他耳熟能詳的湄洲灣、湄洲島、媽祖祖廟……

許多年前,誰也不知道這個來自莆田的賣醬油小伙子,如何以人生如戲的劇本唱出莆商的豪情萬千。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701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