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加坡醫生連線中國張文宏、李蘭娟,信息量超大

2020年04月19日   •   6萬次閱讀

「網紅」醫生張文宏

曾經做過一個經典比喻

在這一次的防疫之中

中國是「少林派」,新加坡是「武當派」

今天,「武當少林」對話

一起分享防疫經驗

這場視頻連線節目由《聯合早報》主辦

「澎湃新聞」聯辦

銀聯國際是活動特別支持方

椰子大中午的就被刷屏了

小島網友都很關注!

這兩國專家一碰撞

全是火花!

什麼時候「解封」?

中國和新加坡什麼時候開放國門?

少林給武當什麼建議?

「網紅醫生」又爆出了什麼金句?

各種信息量超大

一起來看看都說了啥

專家陣容

中、新共四位專家通話

本地媒體人進行主持

超強「明星陣容」來襲,迷妹迷弟

你們的手在哪裡?

【「少林派」】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李蘭娟女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

【「武當派」】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

臨床主任蘇安·華素醫生

新加坡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

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醫生

截圖來源:澎湃新聞

主要有三個部分

先談病情,再談疫苗和治療

最後網友提問答疑

01 李蘭娟院士「科普」

第一個發言的

就是咱們的「國寶」李蘭娟院士

科普新冠肺炎,全是乾貨!

傳播方式

李蘭娟院士表示

新冠病毒傳播方式多

飛沫、接觸傳播

(在特別的環境下)還有氣溶膠傳播等

傳染性還特別的強

絕大多數人沒有接觸

或感染過新冠病毒

所以所有人都是易感新冠病毒的!

「我們只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才能控制疫情。」

中國最重要的經驗

控制疫情的關鍵就是「四早」

早發現:發熱門診必須檢測

早診斷:試劑檢測範圍廣

早隔離:必須隔離,一發現就隔離

早治療:避免病危重症

日常防疫重點,大家注意

李蘭娟院士強調了

戴口罩的重要性

一!定!要!戴!口!罩!

強調這是最好的

防護措施之一

在武漢,她表示一些賓館空調

都是關掉的

防止「氣溶膠傳播」這種特殊情況

強調了日常通風的重要性

截圖來源:澎湃新聞

02 張文宏醫生妙語連珠

「少林」防疫獨步武林!

有什麼值得新加坡學習的?

中國,果斷封城

張教授認為,正是由於中國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之時

採取了果斷的「封城」

才使得當下中國的疫情

免於像歐美那樣的失控

如果沒有這樣的果斷

可能會出現10個「武漢」

那,誰也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去救援

「所以現在我回過頭來再想,假使當時武漢沒有『封城』,那麼中國可能會一下子出現10個情況類似武漢的城市,我們現有的醫療力量足夠支持類似10個情況類似武漢的城市嗎?」截圖來源:澎湃新聞

他覺得最初的「封城」

現在看來是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張文宏醫生也特彆強調了

封城 徹底 的重要性

如果做的不徹底

我們覺得是沒有意義的

1,完全不上班

比如,中國在封城時

大家幾乎都不上班了

這點和新加坡不同

「你們還在上班」

不過,中國時機當時很Lucky

春節時正好很多人

原本就不用上班

再延長個幾天,就做到了全民停工

「那當然是政府的決心,我是覺得亞洲地區的,無論是新加坡還是韓國,民眾經過SARS,大家都會比較配合政府的決定。

2,聯防聯控,飽和式檢查

聯防聯控,國內防疫就連

小區也做的徹底

還有一個做的很徹底

那就是飽和式診斷

有可能帶來症狀的

全部管理起來,檢測!

3,發熱門診

還有一點中、新很相似

就是設立發熱門診

比如,上海就有400多家門診

所有的都能做診斷

武漢當時每天核酸檢測幾萬份

張醫生的話語中

也和很多身在新加坡的網友想法一樣

就是希望措施

「能更加果斷、嚴格!」

但是,他表示這不是代表

新加坡做的不好

新加坡,也給世界提供了一個

很好的範例

為所有的患者都提供了治療

無論是輕症和重症

所有人都提供了檢測

這一點,新加坡做的比歐美好!

「但是你如果徹底隔離,也不上班,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把這個事情結束掉了,這個就是少林打法。

還有現在imported case就是境外病例,我們和新加坡不太一樣的是,我們做到所有的境外病例都是集中隔離。如果實行集中隔離,勞工進來可能問題就沒有那麼嚴重了。

但是集中隔離就會碰到大量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說政府要支出很多的錢。這些錢就是你要提供很多的地方,給這些healthy people就是健康的人,我們再要做隔離兩個星期,這個事實上我不知道啊,要做的話實際上是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那麼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做些什麼事情呢?所有的我們imported的case他是healthy people,我們全部的做核酸的檢測,每個人都要做,至少要做兩次。

這樣,就把華素醫生提到的無症狀感染者,就篩查出來了,政府要付出很多的錢。」

後期,中國控制境外病例

也希望能從新加坡學習

「常態化管理」的經驗

他表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幾次發言,讓人非常感動

也是親自來組織防疫的

中、新一樣都是將疫情放在一個

很高的戰略點!

「新加坡經濟,學校之前也沒有停課,值得全世界學習。就是情況始終可控,最近我也經常和歐美方面通話,我覺得歐美要追求新加坡的目標,就是始終的control,社會要進行正常的工作。」

03 梁醫生,透露各種信息

梁浩楠則指出

新加坡目前的疫情防控重點

在於外籍勞工

什麼時候放鬆措施?

他說了可能再過兩三個星期

都要實行嚴格封鎖

本地居民聽了可能「砍他的頭」

但是事實如此

作為一個醫生

他是希望能夠像中國一樣

徹底的封城

但是國民無法接受

不過,新冠病毒

1)在鼻子口腔逗留2-3星期

2)發病前就開始傳播

真的非常的棘手

而且,不能單單靠新加坡

自己的國家成功

附近的鄰國,全世界都要成功

才考慮放鬆措施

關於防疫方式

他笑著表示有中國這個「防疫先鋒」

中國做什麼,新加坡就做什麼

學習到了很多

他也認為韓國等科技好的國家

應該多多幫忙第三世界國家

歐美方面是認知問題

比如,美國方面應該讓人民了解到

並且接受這不並不是

簡單流感的事實

04 華素醫生分享情況

華素醫生這華語

講的簡直666,那是相當好了!

關於口罩

他表示新加坡人不習慣戴口罩

1月23日開始,沒有太多社區傳播時

新加坡政府初步信息

就是有病才戴口罩

但是,後來病例越來越多

而且,無症狀者的傳播越來越多

外國報告有25-50%八仙

有些報告顯示甚至有70-80%八仙

這和SARS很不同

關於「封城」

華素醫生也表示

新加坡的「斷路器」和中國「封城」

還是非常不同的

他談到新加坡不能輕易

放鬆防疫措施

這樣,病例就會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為了收治輕症新冠肺炎患者,新加坡政府在社區內建設了多家隔離中心,使得他們無需進入正規醫院接受治療,從而有效減輕了醫療系統的壓力,讓醫護人員得以全力救治重症患者。」截圖來源:澎湃新聞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