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通勤」VS「環境」VS「拆遷」,六年拉鋸磨出最深、最長、最有故事的地鐵
近日,新加坡第八條地鐵來了!
這第八條地鐵的誕生可是充滿了故事,和鐵杵磨成針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八條地鐵線跨島線將穿過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在該區域的地下70米處運行。
全長50千米的跨島線將成為新加坡最深、最長的地鐵線!

(圖:來源自網絡)
要知道,新加坡地鐵的地下深度通常在20米到30米之間...
而地鐵線路選擇直接穿過自然保護區,沒有進行繞開,是因為這能使每趟車程時間比繞道路線縮短約六分鐘,地鐵建設成本也將減少20億元,長期來看地鐵能源消耗也更少。
新地鐵線會在深處的花崗岩岩石層開鑿,以確保不影響自然保護區的地表環境。同時,地鐵站兩個工地將位於自然保護區之外。

(圖:來源自網絡)
「通勤」VS「環境」的六年拉鋸戰!
跨島線計劃從裕廊延至樟宜,能為乘客節省40分鐘的時間。
然而,因為線路要穿過新加坡中央集水區的麥里芝森林,該不該為動植物們繞道成了新加坡居民討論整整6年的大問題。
2013年1月,新加坡宣布建造跨島線後,環保主義者就成立了「愛護我們的麥里芝森林」(Love Our MacRitchie Forest)志願組織,有超過1萬名公眾通過該組織簽名表示反對地鐵修建。
還有人專門寫信給環境及水源部表示擔憂。
表示麥里芝森林是新加坡僅存的少數自然遺產,裡面有至少413種植物、218種鳥類、24種淡水魚及17種兩棲動物。

(圖:來源自網絡)
因此,修建跨島線的另一條選擇便是繞道去居民區!
但是建造工程可能影響沿線一些私人住宅、店鋪及其他建築,甚至可能須徵用土地。這條約長九公里的路線將在地底下穿過多個私人住宅及建築,沿線也建有許多有地住宅和排屋。
沿線的居民自然成了「不繞道派」。他們擔心,如果真採用了「繞道」路線,建造工程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住屋,當局可能會徵用土地來建造隧道,導致部分居民面臨逼遷的問題。
在遷與不遷之間,雙方較量不斷,從2013年爭執至今,直到今年12月4日才終於定下了不繞道的方案。

(圖:來源自網絡)
這條地鐵開通後,每天將有100多萬居民收益!
巴西立居民到後港只需要3站地鐵
榜鵝與巴西立之間搭乘跨島線地鐵只需15分鐘
同時,宏茂橋也成為新的中轉站,東西南北方向都可坐地鐵到達
跨島線第一階段修建的12站地鐵,有4站和其他地鐵線交匯
2029年跨島線前半段12站預計將啟動並投入運營預計2030年將分階段建設跨島線的其它18站。
出行瞬間方便多了!
修一條地鐵真太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