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近日發表的一份全球暖化報告指出
全球暖化正危險地接近失控邊緣
對此
新加坡氣候研究中心表示
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對新加坡影響將會更顯著
新加坡政府的態度
新加坡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暖化問題要是沒有減緩,今後極端天氣事件將變得更加頻密。東南亞地區的平均雨量可能增加,從而引發更多洪災。乾旱發生的頻率也可能更多。
極端天氣現象還將隨著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而加劇。新加坡氣候研究中心主任巴爾科教授表示:
「 一些地區氣溫上升幅度會比其他地區高。新加坡的氣溫增幅可能比全球平均來得高。在全球範圍每上升1攝氏度預計將使強降雨的頻率增加大約7%。
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在加速上升,這個世紀內將上升介於0.3米到1米之間。這將對地勢低洼國家例如新加坡造成更大的影響。

新加坡氣候研究中心正在研究這份報告,並將使用聯合國氣候小組報告中的氣候模型,對新加坡和本區域未來氣候進行預測。
聯合國的態度
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公布的這份氣候評估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已經影響到全球所有地區,並導致許多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
未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氣候變化會帶來更多致命熱浪、超級颶風和其他極端天氣。
報告還明確指出,我們迄今經歷的氣候變暖已經使地球得以生存的許多支撐體系發生了變化,而這些變化在幾百年到幾千年內是不可逆轉的。

但是科學家說,如果全世界迅速行動,一場浩劫是可以避免的。我們還來得及通過大量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使不斷上升的氣溫保持在穩定程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
「 這份報告是人類的紅色警報。警鐘震耳欲聾,證據無可辯駁,燃燒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正使我們的地球窒息,使數十億人面臨直接風險。如果我們齊心合力,我們將可以避免氣候災難。
新加坡政府採取的措施
氣候變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伴隨著氣候變暖的是全球海平面上升。對於新加坡來說,全球海平面上升猶如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威脅著新加坡的國家安全。
為了應對海平面上升給新加坡帶來的威脅,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100年新加坡政府預計將投入至少1000億新元,應對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威脅。
01 填海造島
新加坡政府採取的另一個方法則是填海造島,並用堤壩將這些島嶼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蓄水池,以作為雨水的排水系統。

新加坡填海造陸
為了有效應對海平面上升,新加坡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對此,新加坡環水源部長馬善高表示:
「 要應付這類可讓未來幾個世代獲益的花費,我們可以通過借貸機制應對開支需求。這樣一來可確保未來支出也由未來幾代人共同承擔。
新加坡政府將探討通過發行政府債券,甚至動用國家儲備金,應付新加坡為保護海岸線而預計必須支付的1000億元長期大帳單。
他指出,較短期的應對措施,如政府要花4億元翻新全島溝渠,支出可來自政府部門的預算。
但至於長期花費,如進行大規模填海造島或建設圩田(Polder)保護海岸線,就需要政府動用國家儲備金,以及發行政府債券。
02 興建水泵房
新加坡政府現有計劃包括要在濱海堤壩的另一端,興建第二個水泵房,加強排水能力。
也探討以填海方式於東部岸外填海造島,與新建堤壩相互連接,形成新的蓄水池來防洪。

此外,李顯龍還指出,新加坡未來所有的新開發案都要在離海平面至少4米的平台上進行,重大的基礎建設,例如未來的機場,則更要建在至少5米高以上的平台。
李顯龍提到,關鍵在於建造海岸線防禦措施,其中一個方法是可以仿效荷蘭,採用「圩田」的填海造地技術來保護海岸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