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加坡為中心的東南亞藏家增長迅速,時隔15年,蘇富比拍賣會重回新加坡。8月28日,蘇富比拍賣行在新加坡麗晶酒店舉辦現當代藝術拍賣會,總成交額達17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高出預估價約25%,成交率達94%。

8月28日,蘇富比拍賣行在新加坡麗晶酒店舉辦現當代藝術拍賣會,總成交額達17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高出預估價約25%,成交率達94%。圖:截自拍賣直播視頻 這是蘇富比時隔15年後再回新加坡舉辦拍賣會。蘇富比1995年曾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從1996年起至2007年,每兩年會在新加坡舉行一場東南亞現當代藝術拍賣會。2008年起,蘇富比東南亞現當代藝術拍賣會移師香港,當時稱「隨著需求的增漲,將亞洲的活動收攏於香港」。
「重回新加坡是蘇富比國際擴張的一部分。」蘇富比東南亞區董事總經理Jasmine Prasetio稱,本次拍賣不但帶回了東南亞本土藝術作品,也引入了國際現當代藝術作品,側面反映了東南亞藝術市場的變化。
蘇富比提供的數據顯示,東南亞地區是重要的增長市場,擁有蓬勃發展的藝術場景和機會。自2017年以來,5年之內,參加蘇富比全球拍賣的東南亞藏家增長近75%,參與蘇富比香港拍賣的東南亞藏家增加了42%,東南亞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本次拍賣會涵蓋了亞洲藝術大師趙無極、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張荔英、朱德群、草間彌生、越南現代藝術領軍人物黎譜等亞洲區域內的藝術家作品,也有喬治·馬修(Georges Mathieu)、哈維爾·卡勒加(Javier Calleja)等國際藝術家的作品。
在拍賣會的現場,張荔英的畫作《小船和店屋》擺在了最中心的位置。這幅畫作描繪了新加坡河岸旁林立的彩色店屋、停駁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河面與藍天相映生輝,整個畫面寧靜而溫暖。這幅畫在蘇富比拍賣會上最終以約202萬新加坡元(含佣金,約合人民幣998萬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畫家的最高紀錄。
張荔英1906年出生於浙江一個殷實的家庭,曾先後在巴黎、紐約和上海等地接受教育,作品曾登入巴黎最顯赫的巴黎秋季藝術沙龍,是當時為數不多地受到巴黎藝術屆認可的亞洲女性藝術家,突破了時代和性別的限制。張荔英擁有多重身份,她還是民國外交官陳友仁的夫人,1941年被日軍逮捕後曾在上海被軟禁多年。
1954年顛沛半生的張荔英移民新加坡後,以溫暖的色調、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東南亞的風土人情。她曾在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任教,被譽為「新加坡六大先驅畫家」之一,上百幅畫作收藏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流傳在市場的作品有限。
「新加坡歷來就飽含了移民的歷史,其中有不少為華人。張荔英融合了中國文化和法國藝術,為新加坡藝術界帶來了新的時代面貌。」蘇富比亞洲區現代藝術部主管郭忠傑介紹到,這幅《小船與店屋》在東南亞地區徵集名單中追蹤超過10年,如果不是本次在新加坡舉辦拍賣會,藏家未必願意拿出這件作品參與拍賣。
在張荔英的畫作旁邊,則是來自越南現代藝術巨匠黎譜(Le Pho)1938年創作的《越南女子》。黎譜以細膩溫柔的筆觸描繪了一位身著白色奧黛、臉龐清秀的越南女子坐在一把中國古董木椅上。這幅作品有別于越南當時以女性家庭角色為題的常見風格,令人耳目一新。最終這幅畫在本次拍賣會上以78萬新加坡元(約人民幣385萬元)成交。

近年來,越南藝術在拍賣會上大放異彩。在今年香港蘇富比的兩場拍賣中,20件越南藝術品成交總金額達6993萬港元(約合人民幣6163萬元),其中黎譜的《庭園人物》更是以高出估價8倍、近18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586萬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畫家本人的最高拍賣紀錄。聞風而動的蘇富比,隨即在今年7月11日首次在越南舉行了展覽會,展出超過50件名家精品,吸引了逾4000人前來參觀。
東南亞藝術品越來越受到國際藏家的關注。「歐美的藏家對此競投極為激烈。」郭忠傑分享到,在今年蘇富比春拍場中,競標黎譜《庭園人物》的藏家不僅來自東南亞,還有來自倫敦跟紐約的藏家。
「越南藝術市場並不是一夜之間蓬勃的。」Jasmine Prasetio稱,自1996年在新加坡舉行首次拍賣會起,蘇富比就一直在介紹越南藝術家。隨著越南經濟的強勁增長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越南藝術品亦水漲船高。
「星港錢潮」是中國領先的專業媒體財新為新加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經濟和商業報道推出的重磅欄目,想要獲知更多相關信息,點擊文末閱讀全文。
*原文標題:東南亞藏家增長迅猛 蘇富比拍賣會重回新加坡
*免責聲明,分析內容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作為任何人或機構的投資建議
*本文為財新網「星港錢潮」欄目特供新加坡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