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大在野黨--工人黨的領袖畢丹星(Pritam Singh),前天自爆年邁的媽媽一直在麥當勞打臨工。
哈?沒聽錯吧,網友們N臉震驚!
左為畢丹星,右為李顯龍總理。畢丹星領導的工人黨是新加坡最有影響力的反對黨。

(圖源:亞洲周刊)
前天是母親節,大家都在網上曬跟媽媽的合影。
新加坡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也發帖為媽媽慶祝節日。
不同的是,這一貼真的有夠勁爆,瞬間引爆網絡!
吃瓜群眾蜂擁而來...
大名鼎鼎的政界精英,妥妥的高收入人士,媽媽還一直麥當勞打臨工!
圖源:畢丹星INS,照片上可見其母還帶著麥當勞的員工名牌。

到底怎麼回事,一起來看~
畢丹星:關於適應性和韌性
年長者給我們上了一課
畢丹星在帖子中說,媽媽曾經在幾年前問過他:
「如果我去麥當勞工作,但是每天只做幾個小時(兼職),你會介意嗎?」

她說,她害怕自己如果去了會給兒子帶來困擾。
因為周遭的人難免會議論,兒子已經可以賺錢養家,為何還要這麼辛苦。
根據《海峽時報》早前的一篇報道,畢丹星現在作為工人黨領袖,年薪保底38.5萬新幣(約人民幣192.5萬)。
畢丹星於2018年接任工人黨秘書長,此前他是一名律師,也屬於高薪行業。
他的收入在新加坡,完全可以讓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

(圖源:海峽時報)
那麼老太太這是為何呢?想要體驗下「民間疾苦」?
畢丹星說,媽媽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是因為她想要讓自己一直保持活力和韌性。
和很多閒不下來的新加坡老人一樣。
即使到了退休年紀,他們也不想成天「廢」在家裡,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為新加坡變得更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他說,在媽媽和他商量的當下,他就立刻表示支持:
「當然!媽媽你去吧!我為您感到驕傲!」
之後,老太太就每周花幾天的時間在麥當勞兼職。


(來源:就業網站glassdoor.sg)
新加坡麥當勞的兼職工資,在每小時6~8新幣之間,工種也相對單調,需要長時間站立體力消耗大。
但她還是做得不亦樂乎。
並且還一下堅持了好幾年,只有在身體實在不舒服,醫生建議暫停工作的時候,她才請假。

(示意圖)
畢丹星說原以為媽媽無法適應,但事實證明她做得很好,她的適應性很強,在工作中也很有韌性。
他說,這讓他更加關注到新加坡的老年工作者,例如那些食閣中的老年員工。
他們在老年時期,用勤勞、不服老的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給年輕人們又上了一課,使他大開眼界,十分敬佩。
「看到這些爸爸媽媽們,我們將擁有一個更好的新加坡。」
網友們看到這則貼文,也直呼:阿姨這樣的人生態度也太酷了吧!

(來源:畢丹星INS留言)
這一次,媽媽為畢丹星圈粉了~
新加坡老人:有人喜歡工作
要一直到做不了為止
說起來有點慘,很多人說新加坡適合打拚,但不適合養老:
「年輕時確實能賺得比較多,但沒存夠CPF養老金,老了都要端盤子,你看食閣里那麼多老人,腰都彎了還要幹活...」
在食閣里打工的老奶奶

開德士的老爺爺

頭髮花白的老奶奶還在做裁縫

路邊賣紙巾的老奶奶

說起來真的是,新加坡到處可見在工作的老人。 而且數量非常多!
確實,新加坡有一部分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老人家,要被迫在年老時繼續工作。
但其實也有很多老人,是在兒女都成家立業後,自己還想要發揮餘熱的。
他們選擇工作,是為了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是快樂的。
不可以片面解讀!
曾經有一檔紀錄片叫《街頭絕味》採訪了87歲的雲吞麵攤主鄭師傅,他說:
「我1977年來新加坡,很喜歡工作,喜歡做面,我要做到一直做不了為止。」

還有曾經的麥當勞最年長員工。 88歲的吳奶奶,有兒有女。
原本是家庭祝福,70歲以後覺得自己太無聊,於是決定去麥當勞應聘,一做就是快20年。
最早的時候,一周還能工作5天呢,後來因身體緣故,減少到一周3天。
吳奶奶還獲得很多工作上的證書和獎品,一直被她視作珍寶,好好收藏。
她說自己最愛炸薯條,能把薯條炸得好吃,她非常驕傲。
她在90歲時離世,一直都沒有跟孩子要過生活費。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人認為兒女和父母是單獨的個體,父母沒有給兒子買房子的「約定」,也沒有幫忙看孫的「習俗」。
這裡的「約定俗成」更像是西方,比起「反哺」模式的衣缽,而是以「接力」的形式生活。
比起老有所養,新加坡人更注重幼有所教。
這裡的老人很多獨居,更是有老人+女傭的生活模式,子女可能一周或半月才會回來相聚,在附近小販中心一起吃頓飯。

因此許多老人有工作的意願,這些老人身上充分體現了南洋人的精神:
勤勞,拼搏,充滿熱忱,至死方休。
這些人一生奮鬥,晚年不可能窮,更不可能悽慘。
他們在經濟上其實早已無需依賴子女,只是想在晚年能繼續自己熱愛的生活方式,活出自己的人生。
很多老牌小販都是祖傳手藝,街坊愛吃無法退休。

還有一些老人家中有車,沒事就開開Grab,賺點外快還能和乘客聊聊天,一天天也挺開心的。
很多人老人明白,出去就業、哪怕兼職,也能讓老人與社會進行互動。
讓他們感到不那麼孤獨,也能實現自我價值。
椰友們,你們規划過自己的晚年生活嗎?會是什麼樣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