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癌症註冊局的數據,本地癌症發病率近年來急劇上升。2013年至2017年共有7萬1748人確診患癌,比2008年至2012年高出25%。比起每月數百新幣的傳統癌症藥物,新的免疫療法每月耗費超過5000新幣,進一步推高了癌症治療開支,預計到了2030年可達27億新幣,相當於2019年的七倍。

為確保癌症治療的可負擔程度,以及鼓勵病患採用經臨床驗證並具成本效益的治療方案,政府採納了終身健保(MediShield Life)理事會和癌症藥物委員會提呈的建議,設立一份癌症藥物清單(Cancer Drug List),當中涵蓋公共領域九成的治療方案,包括一些未向衛生科學局註冊或不符合成本效益。
但在公共領域普遍使用的治療方案,剩餘一成的治療方案因不符合成本效益而沒列入清單,使用這些治療方案的病患,將無法向終身健保索賠。

從2022年9月起,只有列入清單的治療方案可以索賠,索賠頂限介於每月200新幣至9600新幣,視個別治療方案的價格而定。
其他癌症門診治療服務如掃描、驗血和醫生諮詢,則會另設每年1200新幣的索賠頂限。
衛生部說,這將有助於政府與製藥公司協商爭取更好的藥價,為癌症病患提供更針對性的保障。
終身健保(MEDISHIELD LIFE)的改變

2022年9月1日之前
化療費用固定為每月3000新幣,無論癌症藥物治療是否涵蓋在癌症藥物清單內。
2022年9月1日之後
沒有針對化療這項方案的專門額度,整體結構改為兩個部分
癌症藥物治療(Cancer Drug Treatment)- 每月200新幣到9600新幣不等,具體取決於癌症種類以及對應的藥物成分,並且這些藥物必須在癌症清單(CDL)範圍以內。詳情請見
癌症藥物服務(Caner Drug Services) – 此類服務包括諮詢看診,掃描,實驗室診斷,治療前準備,行政費用以及輸血。上限為每年1200新幣,無論治療是否涵蓋在癌症藥物清單(CDL)內。
2023年4月1日之後
癌症藥物服務上限從每年1200新幣增加到3600新幣。
如果擔心終身健保額度太低或者希望享受不在癌症清單內的治療方案,可通過各大保險公司的私人綜合健保計劃(Integrated Shield Plan)享受額外福利。
私人綜合健保計劃(Integrated Shield Plan)的調整
私人綜合健保計劃在政府終身健保的基礎上提高了每月/每年可理賠額度
私人綜合健保計劃(IP)癌症福利一覽(無額外附加險)
MSHL = MediShield Life Limit(終身健保額度)

*以上表格根據私立醫院為例,
如需公立醫院額度一覽,請私信
私人綜合健保計劃附加險(Rider)癌症福利一覽
私人綜合健保額外附加險可享受不在癌症清單上的癌症治療理賠

1.Singlife為此項改革推出了新的Singlife Cancer Cover Plus補充附加險可享受每年一百五十萬新幣的額外補充額度,可添加在任何已有的私人綜合健保計劃之上(不限公司)。
2.AIA原有附加險未提供任何變化,但是它為此項改革特別推出了新的癌症附加險AIA Max A Cancer CareBooster, 此項附加險只能添加在已有AIA私人綜合健保A計劃上。

實施新的醫療改革對我們的影響?
從專業醫生的角度,此次改革將會影響到一些患者。
1.一部分癌症進入控制階段的患者,大部分是每三個月取藥一次,這項改革開始實施之後,病患者只能選擇每月取藥,要不然會超出月索賠限額,造成自己的財務負擔。
2.癌症患者,許多病情複雜,需要進行聯合療法。也就是多種藥物混合治療以達到治療效果。現在理賠額度的計算方程式是以成分費用最高的成分計算,所以如果病人用藥成分過多,會超出理賠額度。自費成分會增加。
3.自費項目的增加會增加患者財務負擔,從而導致精神壓力。在患者經歷嚴重疾病之餘,還要顧慮醫藥費,生活費等。也是會不利用患者恢復的。
4.先進高效藥物,國外已批准但由於費用昂貴還未進入癌症藥物清單。批准進入清單過程緩慢,某些病人可能等不到清單更新。
*此內容從「獅城有約十分訪談中私立醫院高級腫瘤專科醫生-黃南舜醫生訪談」中截取https://www.8world.com/stories/h ... ce-coverage-2092886
從保險配置的角度,此項改革影響了所有享受政府終身健保的人,基本上就是全體新加坡公民與PR,以及在新加坡購買了私人綜合健保的長期居住外國人。
隨著針對癌症的醫療改革,癌症清單(CDL)以外的癌症藥物將完全無法根據終身健保進行索賠,投保私人綜合保險附加險才能享受非清單藥物
為了資助這些非癌症清單治療,可能需要動用到個人儲蓄或者從重大疾病賠付中得以補充。
以下根據三種不同類型的客戶,整理了此項政對不同人群的大致影響和需要考量的方向。
第一組- 只有政府終身健保,完全沒有升級為私人綜合健保的人群:
由於改革前的政府終身健保並未執行癌症藥物清單(CDL),所以任何癌症治療都能享受一定程度的理賠而無需考慮用藥種類,改革後的影響:
1.無法享受任何不在癌症藥物清單上的癌症治療方案,所以如若接受非癌症藥物清單上的治療方案,需動用到個人儲蓄來資助。
2.在某些需要聯合藥物治療的方案中,理賠額度可能不夠充分,因為它是基於最貴成分計算每月額度而非藥物總和計算每月額度。

第二組-有升級到保險公司基本私人綜合健保(Integrated Shield Plan)而無添加附加險(rider)的人群
改革前,癌症治療享受「As charge」無限制額度,只需支付deductible(免賠額)和(co-payment)共同承擔等費用,其他可全數報銷。改革後,有每月/每年額度限制,但相比政府終身健保,各個私人綜合健保都有調高癌症清單上治療的每月限額(大部分為原有額度的5倍),如果選擇的治療屬於癌症藥物清單(CDL)之內,則私人綜合健保提供的更高索賠額度應該足夠,少數公立醫院B Ward或以下的私人綜合健保仍需注意額度問題。
主要考量:非癌症藥物清單的癌症治療完全不被包括。
第三組– 有升級到保險公司私人綜合健保以及有額外附加險的人群(Integrated Shield Plan + Rider)
改革前,除開共同承擔費用,可全數理賠,無需擔心癌症用藥以及治療方案。改革後,享受較高的每月/每年理賠額度,並且可享受非癌症藥物清單上治療的每年額度。
主要考量:非癌症藥物清單上的藥物一般價格昂貴,考慮已有附加險提供的每年額度是否足夠。
總結
新加坡住院險這幾年為了控制醫療費用和保費增幅,進行了好幾項調整。住院險的保障涵蓋範圍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一定要提早了解變化,做好應對措施。因各個保險公司推出的改革後調整概不相同,請仔細權衡比較,最好諮詢專業理財師。
住院險,意外險都屬於每年更新型保險,保費不定,賠付內容也不定。所以在保險規划上,切記不要混淆概念,做好全方位的風險防範。
* 本文為ZY西米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