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裡有很多雞腿,所以我讓她幫忙分袋裝好,以後解凍時比較方便。沒想到,她拖了兩天,最後給我發了好幾條語音發脾氣。她說自己不想吃肉,所以不想做這件事。
要不是因為隔離在房間內,我一定要出去狠狠教訓她一番。

這幾天,我們盡力做著消毒工作。每個人的碗筷都分別用開水燙過。每次我用完洗手間都用漂白水消毒。
在我媽確診第五天,MOH終於派人接她去隔離點。
終於來到了隔離中心
本來大家都是希望我媽能去隔離中心,避免家裡其他人也感染新冠,但真的通知隔離時,我卻突然感到害怕。明明我也知道我媽的症狀非常輕微,只是鼻塞,而且這幾天都恢復得差不多了,但還是難免慌張。
我媽收拾了一箱衣物,就到樓下坐專車去了隔離點。

CSC Loyang 海景房
這裡是中學時期,班級聚會時住過的度假村。新加坡的班級聚會經常是租一晚度假村,大家集體燒烤,看電影。
度假村的房間挺大的,以前住一晚都要三四百塊新幣,每人出十多塊。幾十個人睡不下了,就要有人打地鋪。

當年留影:比如二等公民——男性
原本以為,她將一個人獨享整個度假屋,結果是和另一位阿姨同住。

看來這幾天我媽應該要過得不自在了。她也抱怨食物太難吃。雖然能夠在whatsapp上點餐,但這種便當,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太好吃。

當然,新加坡的安排已經算不錯了。過了兩天,送她去做血清檢測,顯示康復後,便讓她自行回家。
在她回來之前,MOH派了醫護人員給我們做第二次核酸檢測。10.1日,我媽回來了,我和我妹也收到了我們核酸檢測陰性的通知。
政府給我媽發了一封信,證明她體內已有抗體,接下來就不用打加強針,未來的八個月不用再做核酸了。
我媽的隔離結束了,可以出門買菜了。但是我們還有兩天隔離期,所以我們依舊在家足不出戶。
我媽回來的當晚,我們三人就一邊看國慶晚會,一邊打麻將。

接下來又打了很多天的麻將。
其實,除了前幾天的手足無措以外,接下來的日子和平時一樣。我們早就習慣了待在家中。
1.新冠主要帶來的是心理壓力,因為擔心傳染給別人。
2.無法買菜,無法外出就醫還是非常惱人的。我的牙痛伴隨著頭痛持續了十天,差點把我整崩潰了。
3.沒有足夠的、有系統的步驟,所以令人不安。
除此之外,一切都沒太大問題。
這次的隔離經歷,令我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也不再懼怕新冠。
首先,新冠並不是那麼容易傳染的。我和我媽吃同一盤菜,湊在一起教她用電腦,她不小心把噴嚏打在我身上等等……我居然沒有被傳染。或許疫苗是起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這不代表我們應該掉以輕心,還是要做好防護的。)
其次,輕症新冠就和感冒一般,過幾天就好了,不用特地吃藥治療。

結束隔離後,新聞就出了新政策,密切接觸者不再需要隔離,但需要自覺(最好是自我隔離,但不強制)。
好傢夥,那我們一屋子的人不是白白隔離了那麼久。
我非常理解新加坡的措施和做法
10月2日,新加坡的財政部長黃循財說:「遲早,我們中的許多人最終會感染該病毒,但我們的症狀將為零或輕微(並且)幾天後在家中康復。新加坡 98% 的病例將出現零或輕微症狀。我們沒必要為感染上病毒而感到羞愧。」
以上這番話,受到了非常多人的嘲諷,覺得新加坡政府沒有採取足夠的重視。但作為經歷了新冠,並且度過了10天隔離的我們,卻突然很理解了。新加坡現在走的就是群體免疫路線,只要不超出醫療負荷就沒事。
生活還是要過的。打完疫苗後,保持個人衛生,然後等待組織的安排就可以了。
我非常感動的是,在遇到新冠後,身邊所有人都表示了關懷。即便是在可能傳染他們的情況下,還是給予了很多安慰和諒解。朋友、學生家長、房客們,都是非常溫暖的存在。
也只有我們知道9月23日對我們來說有多麼暗淡。但太陽依舊升起。

轉載自公眾號:一個野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