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每天日增3000左右新冠病例,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感染、隔離。
聽說現在安排隔離和治療都亂成一鍋粥了,真的如此嗎?
辣媽粉絲魚三三分享最新經歷,信息量超大,大家都應該來看看!
文:魚三三

人生又對我重拳出擊了噢~
「今天的湯有點淡」...
我媽失去味覺了!
9月23日,生活突然往我的狗臉上打了一記重拳。
新冠疫情爆發後,我退化成了一個山頂洞人,沒想到,新冠還是跟過來了。

和過去的一年半一樣,我在家悠閒地工作(摸魚)。

我媽做好了一桌子的飯菜,喊我和我妹吃飯。只聽我媽嘟囔了一聲:「今天的湯鹹淡調得可能不太對,有點嘗不出味道。」 瞬間,我和我妹就意識到了大事不妙。

我媽在19號結束了工作。當天,所有人做完檢測後,立馬查出了好幾個陽性。她雖然開始鼻塞,但由於檢測結果是陰性,而且她一上火就鼻塞,所以我們大意了。
今天突然失去味覺,基本就能確定是新冠了。我馬上用政府分發的新冠試劑為我媽做了檢測。果真是陽性。

這幾天,我和我媽一直密切接觸,一起吃喝,湊在一起用電腦。我幫她做檢測時,她的噴嚏也近距離打在我的身上……

我們三人大眼瞪小眼。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我媽默默地回到房間,關上門。我打電話給MOH(新加坡衛生部),熱線被打爆了,所以一直無法聯繫上。我妹則上網看相關規定,了解應該如何處理。
官網的信息模稜兩可。由於政策兩天一變,所以我們也不知道究竟該按照哪個去做。最後,還是讓我媽到診所再做一次測試。
期間,我和我妹開始拖地、擦桌子、做消毒工作。我的內心充滿了掙扎,但還是一個個通知了狗子、美青、學生家長、兩個房客和牙科診所。
其實,我們並不是非常懼怕新冠。我一直覺得大家總有一天都會得的,不如在病毒變異得更厲害前得一次,這樣對以後的病毒會有更強的免疫力。

對不起,我的密切接觸者們......
比起擔心自己,我和我媽都更擔心自己的密切接觸者。
前幾天還和狗兒子出去吃火鍋。雖然我覺得火鍋是個百毒不侵的安全食物,但新冠又過於陰險狡詐了,令人琢磨不透。就好比,到現在,我媽也想不明白自己是在什麼情況下感染了新冠的。
其中,我們最最擔心的是我的學生。她才10歲,還不能打疫苗。昨天我剛去她家教補習了。

我剛拔了智齒,傷口疼得無法說話,而且劇烈頭痛,所以原本是把星期三的課取消了。好巧不巧,她今天剛好要考口試,心裡沒底,所以非得要求我去上課。我只能嗑了顆止疼藥,給她上了兩個小時的課。
基於我和我媽的密切接觸,以及我持續不退的低燒,我覺得我必定感染無疑了。給家長發信息時,我的愧疚簡直頂到了我的天靈蓋。

我忐忑地給家長發去了信息。她爸爸很快就回復了。

到了晚上,學生媽媽也發信息安慰我。

最最令人感動的是,學生也給我發了信息。這個傻孩子,知道我可能感染了新冠,居然還在問星期天能不能去她家上課。

我知道我媽最擔心的也是我的學生。所以接下來的10天隔離,比起身體上的各種不適,最令我們難受的是心理壓力。
從樓下的診所回來,毫無懸念,媽媽確診了。
我們開始了「混亂」的隔離之路
我媽立刻鑽進了房間。房客們也從工作的地方趕回來,並且主動在官網上做隔離登記。雖然沒有任何明確的官方指示,但是大家還是很自覺地待在房間裡,等待MOH給我們發信息。

所幸,我們沒有太嚴重的情況,所以也沒必要抱怨。但我智齒的傷口實在疼得不行,吃完止疼藥還是頭疼欲裂。在沒有明確指示下,我不敢貿然去牙科診所複診,只能忍著。
我一直擔心神經發炎,以後導致面癱腦癱,所以覺得度秒如年。非常後悔前幾天選擇去拔牙。

就這樣,我們等了4天才收到正式的隔離通知。期間,我們非常焦慮。由於聯繫不上任何部門,所以我內心在瘋狂吐槽新加坡政府。但是一方面,也能理解突然日增兩千起,人手不足。

其中最荒謬的是,凌晨一點發來的信息,讓我們第二天去附近(車程20分鐘)的場地做核酸檢測。系統給我安排的時間是早上九點半。
高危人物還能自由出行嗎?
我上網查看了一下。政府說,建議打車。預約打車的時候要備註好自己去做檢測,坐在司機的斜後方,並且把車窗打開。
我九點半到了場地,空蕩蕩。這時候接到我妹的電話,MOH終於聯繫她了,讓我們不用出門,他們會派人上門做核酸檢測。
我內心罵了八百句髒話。

我以前做過一次核酸檢測,當時是個溫柔的妹子做的,所以一點也不難受。但今天我是領教到了核酸的核武威力。我被棉花棒戳得不斷乾嘔,智齒傷口因為乾嘔的動作太大而裂開了。
做完核酸,領了12支自我檢測劑,此後的每天,都需要做自我檢測,然後拍照上傳到政府網站。

從檢測場地回來的時候,我發現很多人都沒有按照政府要求的做,而是選擇乘搭公共運輸回家。最妙的是,門口站滿了保安,他們居然還給我指路說,你要坐公交車的話得過天橋。
我還以為這十多個保安是為了確保密切接觸者們乖乖打車,不要亂跑?這政策寫的和執行的不一致啊喂!
我預約了的士,上了車。我對司機滿懷抱歉,他卻非常無所謂的樣子,說:「沒什麼嘛!有可能我早就得過了,但我自己不知道而已。就像感冒一樣。」
話音剛落,電台就開始播報昨天3起死亡病例。年齡都在60-80歲,患有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
司機後知後覺地害怕起來,還問我:「我這樣算不算密切接觸者了?」

應該是吧?
回到家不久,醫護人員上門為我妹和房客們做核酸檢測。

門口的小紅椅子就是平時給我媽遞送東西的平台
第一次的核酸檢測都是陰性。居家隔離令這才正式生效。
由於我覺得我被傳染的幾率更大,所以我也把自己隔離在房間內,我妹則成為了客廳野人+打雜工+廚師。



我妹的管家服務
講道理,我妹的廚藝還是非常不錯的。

但她只喜歡做素菜。所以冰箱裡的食材消耗得非常快。隨著蔬果逐漸見底,我們只能商量著網購。由於新加坡的送貨速度太慢,必須提前幾天下單。 這幾天,我覺得我妹懂事了很多,也學會關心人了。但是我們還是發生了一次爭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