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螞蟻近年來在本地成了一種新興寵物。飼養螞蟻,對很多人來說匪夷所思,但對本地「蟻人」葉漢(42歲)來說,卻能帶來療愈感,「單是觀察螞蟻日常,還有它們之間的互動,就感覺很舒壓。」
葉漢是全島唯一一家螞蟻寵物店——Just Ants的創辦人。2017年,他從大舅那裡獲得一隻螞蟻,不但養出了興趣,還在兩年前萌生開「螞蟻店」的念頭。

▲葉漢養螞蟻養出了螞蟻事業。
那時,本地的螞蟻愛好者屈指可數。不過,近年來情況有所改變,據他觀察,目前已有3000到4000的螞蟻粉絲,對螞蟻飼養的關注度也增長了50%。

▲在新加坡也不乏螞蟻愛好者。
三個月建螞蟻兵
在位於義順的Just Ants店裡,可找到約35種本地品種的螞蟻,分五大類——木工蟻、行軍蟻、金蟻、火蟻和長顎蟻(trap-jaw ant)。其中,木工蟻最適合新手飼養。
葉漢表示,這些可供飼養的螞蟻一般生長在組屋周圍的草地、公園、樹林裡,有別於在住家廚房常見的黑螞蟻。要養螞蟻,首先要找到一隻交配過的蟻后,讓它在試管里產卵。隨著產下的工蟻逐漸增多,一個螞蟻王國就成形了。
為了方便新手,葉漢設計了一個包含蟻后和一些小螞蟻的亞克力蟻巢配套,售價49元。買回家後,飼主只需按時給螞蟻喂食和清理蟻巢。
一隻螞蟻孵化成蟲的過程需時約一個月,一般上蟻巢在買回家約三個月後,就可看到兩三百隻的螞蟻兵團。
要懂得哄螞蟻開心
說到打理,葉漢說跟養魚、養倉鼠差不多,每星期只需喂食兩三次。螞蟻需要碳水化合物,可喂蜜糖;螞蟻也需要蛋白質,可喂處理過的小蟲、蟋蟀、煮熟的蛋白或雞肉。
他特彆強調,喂食前須先將食物切成小段,千萬不要拿活的蟲子來喂,因為這會讓它們有壓力。此外,螞蟻也對柑橘類水果有敏感反應,必須避免。
至於清理方面,螞蟻很會打理自己的巢穴,會自動把垃圾堆到一處,飼主只需幫它們倒掉就行了。
葉漢說:「既然把螞蟻當成寵物,就要讓它們開心,才能享受飼養的樂趣。飼主可以偶爾『請』寵物蟻享用昆蟲蛋白質果凍,也可替它們換一個漂亮的新蟻巢。」
養螞蟻偶爾會遇到蟻巢遭其他黑螞蟻入侵。對此,葉漢表示,蟻巢被攻擊造成的破壞性可大可小,可以送到他的「加護病房」處理。此外,他也提供「酒店服務」,暫時代顧客照顧他們的蟻巢。
從螞蟻身上學道理
一個螞蟻王國如同一個小社區,有明確的階級也懂得分工合作、照顧幼小等。螞蟻也可以扛起比自己重數十倍的東西,「勤勞」、「不放棄」是螞蟻的特質。
葉漢的顧客從3歲到78歲都有,來自各行各業。他說:「養螞蟻和其他寵物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可以見證螞蟻王國從一隻變成數百,甚至數萬隻的過程,很有成就感,也具有教育意義,因此除了成人,父母也樂意買給孩子嘗試。」



▲螞蟻標本,還有螞蟻的家。
找螞蟻不簡單?
葉漢透露,晚上8時後,是他走訪鄰里各處捕捉螞蟻的時間。根據他的經驗,螞蟻會被光吸引,因此只要留意燈柱周圍、公園的廁所等就能找到。他的目標是已交配過的蟻后,但因為捕捉時看不出來,他得先養在試管里觀察。如果蟻后有產卵,才能出售。
據他說,一般生長在鄰里的螞蟻有40多種,繁殖高峰期是2到4月。「不說不知,因為各種原因,鄰里的螞蟻未必易找。如果在一個鄰里找不到,就得到另一個鄰里去找,有時得跑好幾個地方。有人問我為什麼自己捉螞蟻還賣這麼貴,是有原因的。」
他有時會在組屋周圍看到一整巢被殺滅的螞蟻,而且還是少見的品種,讓他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他說:「我一直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螞蟻,並與它們和平共處」
螞蟻也有展覽館?
沒錯。地點就在巴耶利峇路上段的一座兩層建築內。館內展示了25個不同棲息地的21個螞蟻物種。包括體型和 AA電池一樣大的吉格斯螞蟻、閃閃發光外形如蜘蛛的金螞蟻等。

▲新加坡獨一無二的螞蟻展覽館,展示居住在25個不同棲息地的21個螞蟻物種。
訪客除了可近距離欣賞螞蟻物種的互動,通過現場喂食了解螞蟻的飲食行為外,也可學習如何遠離侵略性的螞蟻物種。展館設有52個蟻巢,從錯綜複雜的蜿蜒隧道到綠意盎然的綠色植物,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製作,以突出螞蟻奇妙的迷宮般生活。
(圖·受訪者、新報業媒體有限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