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劉盈怡醫生(左)和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放射治療科顧問雷文燊醫生(右)的悉心治療下,陳炫龍(左2)得以復健。左3為藍翎鳳。
(新加坡訊) 9歲男童腦部有罕見的7公分腫瘤,由於腫瘤壓迫多條重要神經,情況複雜且危急,在兩次開顱手術後,成為新加坡首名接受質子治療的兒童患者。
9歲的陳炫龍兩年前起,在學校嘔吐,當時檢測並無大礙後,情況在3個月內好轉。不料,今年農曆新年後,他又出現嘔吐症狀,加上視力減弱、記憶力衰退、步態不穩等異常狀態。
他的父母意識到兒子的多重病狀超出日常範圍,立即帶他求醫後,轉介至新加坡竹腳婦幼醫院。
陳炫龍確診為顱咽管瘤,腦部的大塊腫瘤壓迫多條神經,導致上述多個看似毫無關聯的症狀同時浮現。他在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經歷兩次大手術後,腦部大部分腫瘤順利被切除。
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設立的吳清亮質子治療中心自今年6月投入運作以來,共接診治療26名年齡介於兩歲至83歲的病患,其中13名兒童進行療程,另13名已完成治療。
吳清亮質子治療中心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共配有四個可360度旋轉的治療台,能夠精確地將質子對準腫瘤部位。 每個治療台重220噸,高10米,也就是橫跨三層樓,位於癌症中心的地下二樓至四層。
吳清亮質子治療中心共配有4個可360度旋轉的治療台,能夠精確地將質子對準腫瘤部位,減少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
與傳統放射療法相比,質子療法(Proton Therapy)是一種先進、副作用較小的療法,適用於多種靠近重要器官的癌症,如腦癌、鼻咽癌、前列腺癌、淋巴瘤,以及常見於兒童與青少年的癌症。

吳清亮質子治療中心配有4個可360度旋轉的治療台,能夠精確地將質子對準腫瘤部位,減少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
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放射治療科主席兼高級顧問黃良哲醫生解釋說,質子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瞄準並殺死癌細胞,從而降低對附近健康組織和器官的損害,並減少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
他指出,傳統的放射療法仍是醫療團隊優先考慮的標準治療方案,但是在面對腫瘤位置敏感,或年幼或年輕的患者時,他們會針對個別情況,建議患者考慮質子治療。
不過質子治療並不是標準的治療選項,治療費用無法獲得新加坡政府的補貼,但仍在終身健保和保健儲蓄的涵蓋範圍內,患者也可透過商業保險進行賠償。
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腦神經外科高級顧問醫生兼竹腳婦幼醫院腦神經外科主任劉盈怡醫生說,雖然陳炫龍壓迫視覺神經和影響荷爾蒙分泌的癌細胞都被摘除,但仍有殘留癌細胞靠近多個神經組織,無法完全清除,所以須要搭配放射治療。
陳炫龍從7月30日到9月12日完成30次的療程,治療全程無須住院。質子治療費用共4萬新元,所幸家人有為他投保,全額由商業醫療保險賠償。
年幼的陳炫龍受訪時說:「有時完成治療回家後會感覺有點暈,想吐,還會掉頭髮。但是,也不是太難受,醫生怕我悶,還會放音樂給我聽。」
第二次手術在陳炫龍體內留下了從頭部到腹部的分流管,幫助他排出腦脊髓液,但他須終身服藥。不過,陳炫龍依舊保持樂觀。
「這些經歷讓我萌生了當腦科醫生的想法,我想成為像劉盈怡醫生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