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新加坡通過了一項針對網約車司機、計程車司機、外賣員等依賴在線平台謀生的工作者提供勞動保護——《平台工人法案》(the Platform Workers Bill),涉及公積金繳納、工傷賠償和工會代表等主要問題,這項法案將在明年生效。
該法案使得新加坡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將平台工作人員納入全職員工類似的社會保障體系之一的國家。
月入8000新幣卻不受法律保護
在新加坡有大約70,500名平台工人,有外賣小哥每天工作14小時,月入8000新幣。
但近些年,新加坡平台工作人員因「過度積極」造成的悲劇屢見不鮮。
21歲外賣騎士送餐途中突發腦溢血,送院後不治離世
淚目!新婚一個月的外賣小哥,加班送餐路上車禍身亡...
疫情期間,外賣小哥送餐半路忽然「倒下」
(圖源:電影逆行人生)
跑外賣、開網約車,這些平台化的零工看似時間自由但實際上,平台利用算法,牢牢將他們捆住,沒有小時工作制,只能按單計價,這就導致平台工人覺得「我必須要拚命干」。
平台工作人員主動或被動轉變成了一種」個體工商戶「,將個人更直接地暴露在這個市場之中去承擔風險,卻不受任何法律保護。
越來越多的「平台人」每日忙碌於迷茫之中,在危險和壓榨中夾縫求生。
而」平台人員「這一特俗群體也正在被看見。他們是新聞當事人、是電影里的敘事對象,也是新加坡政府正在關注的對象。
為此,新加坡政府出台的新法案無疑是為這個群體在世界上做出了最強有效的呼聲!
可獲工傷賠償但不享有年假及病假
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礎上,確保了平台工人的退休、工傷和工會權益。
1. 新加坡將平台工人劃分為介於雇員和自僱人士之外的獨特法律類別,並提供與傳統企業雇員相似或同等的社會保障,即中央公積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包括退休、醫療、住房和家庭保障在內的綜合保障體系)。
月入低於3000新幣的平台人員,將在加強版平台人員公積金過渡援助計劃下,獲得政府補助。補助金額相當於2025年的個人公積金繳交額,以及2026年至2028年的部分繳交額。此外,他們每月還可獲得就業入息補助。
(新加坡人力部公告:新的《平台工人法案》旨在加強對平台工人的保護)
2. 平台運營商必須為平台人員提供與雇員同等水平的工傷賠償保險,確保在工作期間受傷的工人得到適當的補償。只要沒有受酒精或毒品影響、使用非法改裝交通工具、無證駕駛等,就可以申請工傷賠償。
3. 新法案將允許平台人員建立一個新的法律代表框架,允許平台人員組織起來,通過「平台工作協會」,與工會法律權力類似的代表機構,用於確保平台人員的合法利益。同時,該法案會在未來繼續評估其適用範圍,可能涵蓋更多類型的平台工作者,如家政清潔、護理等領域的自由職業者。
具體細則,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新加坡人力部最新公告。
立法後,平台人員和一般雇員能獲得幾乎一樣的保障,但鑒於平台人員可靈活決定工作時間、工作天數和接單頻率,因此他們不受《僱傭法令》保護、不享有年假和病假。
新加坡總理髮聲網友一片叫好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於9月10日在社交平台臉書上表示,這項法案是新加坡強大的「三方協作」(即勞、資、政三方基於機制展開協商)制度的成果。「我們共同制定了一個對工人和企業都有利的解決方案,確保公平待遇,同時保留零工工作提供的靈活性。這是我們不斷努力更新和加強我們的社會契約的又一個有意義的一步。」
(圖源:黃循財總理臉書)
對此,網民們也是一片叫好。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職總)以及全國計程車司機協會、全國私召車司機協會和全國配送人員協會對新法案表示全力支持。
新加坡三家平台運營商Deliveroo、Foodpanda及Grab也承諾,會致力於確保新法案在明年順利及有效實施,但工傷意外保險費用和公積金繳納的標準仍有待確定。
有一些議員對法案實施細節表示擔憂,擔心新措施可能導致業者成本上升,進而影響平台服務的需求和工人的收入。
對此,新加坡政府表示,新法規包含了防止運營商將成本轉嫁給工人的措施,並且市場競爭將制衡運營商的成本策略。
(示意圖| 圖源:PIXBAY)
該法案亞洲唯一全球也屬於先驅性政策
放眼全球,也只有德國的「類僱主」(Arbeitnehmerähnliche Personen)制度與之相似。
「類僱主」也適用於那些非傳統正式雇員提供享有與正式員工部分相同的勞動權益,但強調工人與單一僱主或平台的長期依賴關係,而新加坡平台工人法案更關注工作性質和勞動者在平台上的從業形式,不論他們是否與平台有持續依賴。一定程度上保護力度更強。
LEO丨編輯
HQ丨編審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網絡資料整理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