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薪養廉的真相……
新加坡一把手部長易華仁(61歲),(1月18日)正式被控上法庭,面對27項控狀!易華仁堅持自己清白,「不認罪」。

目前27項控狀其中兩項是貪污指控,1項是妨礙司法公正,24項是身為公務人員,從地產界大亨王明星獲取不當利益。
在新加坡刑事法典第165條條文下,公務員不得接收貴重物品或禮物。

新加坡高薪養廉的真相
新加坡一直以高薪養廉著稱,38萬新幣(人民幣200多萬)這個數額咋看不多,特別是對比部長的百萬年薪來說。
「高薪」真的和「廉潔」掛鉤嗎?
所謂的高薪養廉,其實是許多人的誤解,新加坡從來沒做過高薪養廉。要知道,高薪一般是為了吸引人才。但養廉靠的是嚴刑峻法,並不是靠高薪。
新加坡從1965年獨立,建國僅58年。新加坡官員薪酬制度演變歷史,在1982年、1994年、2007年、2012年有過4次重大調整。
其中1994年是最關鍵的時間節點,新加坡在當年10 月21 日發布的相關白皮書,正式確立了官員薪酬水平與市場和社會薪資水平掛鉤的基本制度框架。在該框架中,選定6類職業,即:銀行家、會計師、工程師、律師以及製造企業和跨國公司中的中高層管理者為參照對象。

從對外公布的年薪來看,他們的薪酬分15級,普通公務員月薪5000左右,做到議員2萬左右;政府部門一把手部長年薪介於110萬新元至176萬新元,副總理187萬,總理310萬。
直到今天,新加坡官員工資水平總體上一路走高,甚至是世界最高。「高薪養廉」的說法逐步出現。

李光耀在接受專訪時說,所謂高薪養廉,就是政府支付部長一定薪金,讓他們靠這份薪水打點自己的一切。不像在其他國家,部長雖然薪金不高,但有許多的額外津貼和優惠,就連一些最低薪的部長,他們的妻子都穿得珠光寶氣,住的也是豪宅。
而在新加坡總理和部長們的住房和車子都是自己承擔費用,家裡的女傭管家等都是自己負責,出行乘坐商務飛機,機票自己掏錢。
難怪去年5月「新加坡眼」曾報道:新加坡兩內閣部長住豪宅(專家推測:月租高達$60萬+)就引發了很多的爭議!

看其他國家的情況,以美國為例,總統在職福利包括免費入住白宮、免費使用「空軍一號」專機,一些特別雇員的薪資也由公款支付;卸任後能獲得一筆可觀的退休金、安家費,全家享有免費醫療、免費辦公室和公帑負擔的服務人員以及安保待遇等。
此外,新加坡公務員應酬的開支都需要列出來,由部長的秘書記錄並交給審計官員審查。所以每項帳目都明明白白,大家也一清二楚。

1975 年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和第一夫人在白宮的起居室里
新加坡公務員比其他國家高,但與本國私企相比,還屬於中等偏下。
現任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顏金勇,他做部長的薪酬在我們看來已經很高了,但卻比他以前做大眾鋼鐵公司執行副總裁時低多了。文化、社區及青年部第二部長唐振輝也是,他以前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年收入在200萬新幣以上,當了部長卻減薪75%。
時任內政部長尚穆根也曾經透露,他現在的收入是從政前的十分之一。第七任總統陳慶炎就職時的薪水也遠不及他做華僑銀行總經理時高。

(白皮書新加坡國家領導的2010實際工資表。標紅為年薪頂額。)
所以,新加坡公務員的「高薪」,並不一定高。
而且,李光耀還曾新加坡部長的薪水辯護,「我們(的薪金)總是落在後頭。因為每當經濟走下坡,我們就不能加薪。如果經濟向上走,私人企業的薪金也會在短期內快速上調,我們卻不能這麼做,因為人民會申訴部長的薪金加得太多了。」
經濟好的時候不能高漲,低迷的時候還得降薪或者沒有花紅。比如2008年世界性經濟危機,新加坡各個級別的公務員工資就比上一年削減了不少;口罩時期,熬了1年,新加坡公務員終於發年中花紅了……

新加坡部長間的聚餐,吃平價食閣
新加坡社會也有對官員薪酬過高的意見,政府認為是「高薪引才」或「高薪搶賢」。
1994年,吳作棟在國會辯論《部長與高級公務員薪金標準》白皮書時以總理身份發表開場演說:「如果你準備接受一個平庸政府,不介意能力平平的阿陳或阿末來當你的部長或常任秘書,那部長及高級公務員的薪金水平就可以以全國人民收入的中位數為標準,大概一個月1500元。」

新加坡獨立建國後,人民行動黨第一時間就展開鐵腕反腐行動,5到10年間廉潔政治的目標已然實現。而新加坡給官員大幅加薪是1980年代中期以後的事情。
所以事實性,新加坡是實現廉潔在前,實行高薪在後。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