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一些做港險的朋友交流過程中,筆者了解到香港市場上有一種返本型定期壽險,保障到期時可以拿回全部已繳的保費,頗受大陸客戶歡迎。出於好奇,筆者搜集了一些相關資料,希望與新加坡的消費型定壽做個對比。
做對比之前,我們先來解釋幾個關鍵詞:
返本型定壽
如前所述,這種產品在保障到期時會返還已經繳付的總保費。比如說客戶A投保,年保費是3千塊,保障期限和繳費期都是20年,那麼如果客戶A在20年後仍然健在,保險公司就會把一共6萬塊已繳保費還給客戶。
消費型定壽
與「返本型定壽」不同,這種產品的保費交了就交了,即便保障期限後受保人仍然健在,也不會有任何返還。因此,同樣保額的情況下,「消費型定壽」通常比「返本型定壽」的保費要便宜一些。
返本收益率
指的是把風險保障的成本(即消費型定壽的保費)從返本型定壽的保費中扣除後,剩餘的儲蓄部分的保費所能產生的實際收益率。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客戶A購買保20年的定期壽險,返本型定壽產品的年保費是3千塊,消費型定壽產品的年保費是1千塊。如果選擇返本型定壽產品,那麼20年中每年就多繳2千塊(3千 - 1千)的保費,可以在20年後保證獲得6萬塊的保費返還。這筆投資的內部收益率 = IRR (-2000, -2000, ... , -2000, 60000) = 3.72%。這款返本型定壽產品的「返本收益率」就是3.72%。(「內部收益率」的計算方式比較複雜,筆者將來單獨寫一篇文章介紹~)
什麼意思呢?等於說客戶A每年繳的3千塊錢,相當於其中1千塊錢買了一個消費型定壽,另外2千塊錢買了一份年化率3.72%的儲蓄產品。一款返本型定壽值不值得買,其實就取決於它的「返本收益率」算不算一個好的收益,或者說通過其他理財方式是否容易超過這個「返本收益率」。

有了以上評判標準,我們拿兩款實際在售的產品做一個具體的比較,分別是香港市場上熱銷的忠意人壽的「升譽保」返本型定壽與新加坡Tokio Marine的TM Term Assure (II)消費型定壽。
以40歲不吸菸男性為例,投保100萬美元保額的定期壽險,繳費期25年,保障期25年。
其中,返本型的「升譽保」每年保費為4,440美元,消費型的TM Term Assure (II)每年保費為1,356美元。
如果選擇返本型的「升譽保",25年中每年需要多繳保費3,084美元(= 4,440 - 1,356),25年後保證獲得111,000美元(= 4,440 25)的保費返還。
按照上文所述的「返本收益率」計算方式,「升譽保」的返本收益率就等於 IRR (-3084, -3084, ... , -3084, 111000) = 2.70%。
也就是說,如果購買新加坡TM Term Assure (II)消費型定壽,用省下的錢做25年期理財,如果年化能超過2.70%,就勝過買香港的「升譽保」返本型定壽了。
那麼問題來了:25年期理財要超過年化2.70%難嗎?(真的挺easy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