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8日訊)一做就是45年,首家職總平價超市的最資深員工今年已69歲,人腦堪比電腦,能記千種貨品價格。
本地首家職總平價超市在1973年7月22日成立,首家就落戶在大巴窯4巷第192座底層,一直營運至今。超市內最資深的員工是收銀員王兆容(69
歲),已工作了45年。

王兆容能記得上千種貨品價格。
她受訪時透露,自己讀到中二後就到工廠上班,並於1975年加入平價超市。
「當時,職總平價超市在實龍崗花園開設第二家超市,我看到招聘廣告後應徵,從排貨員做起,後來才轉到大巴窯的超市擔任收銀員。」
王兆容表示,當年的收銀機用的是很基本的系統,沒有標籤可以掃瞄,有時標價貼紙脫落,收銀員就得自己記產品價格。
「當時超市貨品少說也有上千件,為了快速為顧客結帳,我們就得記下貨品價格。」

王兆容憶述,當年的收銀機用的是很基本的系統。(職總平價合作社)
她指出,雖然只當了排貨員數年,但卻記牢了貨品的價格,當收銀員時就更得心應手。
見證了顧客的態度轉變
王兆容透露,她有30多年是在投注站值班,見證了顧客的態度轉變。
「80年代的投注者,錯過投注時間,或票根卡在機器里,就會敲桌子埋怨,甚至罵收銀員。現在投注者的態度很不一樣,『買不進』某些字還會說。
『沒關係,當省下一筆錢』,還會說謝謝。」
她表示,大巴窯這一區樂齡人士居多,顧客中也有不少是她幾十年的老朋友。
「有的顧客當年很兇,老了脾氣變好了許多。」
她說,有不少顧客都變成了朋友,甘榜情懷也一直沒變。
資深員工捨不得同事和顧客
王兆容表示,職總平價超市更換收銀系統,在80年代電腦化,都會派自己去上課和科技接軌。
「我原本打算65歲退休,但因捨不得這裡的同事和顧客,所以67歲正式退休後決定轉當兼職。」
她指出,分行里的同事和顧客就像一家人,大家相敬如賓。「這些年來,我也收了七八個徒弟,但拒絕升任首席收銀員之位。我喜歡和顧客的互動,有些顧客當年常帶著孩子來購物,現在孩子都長大了,孫子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