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服務行業態度怎麼樣

2020年07月23日   •   7866次閱讀

近日,新加坡一名知名銀行的員工

被掛在網上遭「聲討」

原因是他在個人社交平台上

公然diss客戶

「說話之前不先動動腦子」

「在你死之前來好咯」

該員工在自己的Facebook上

發布了這樣一段對話

吐槽自己在工作中

遇到的「奇葩客戶」!

客戶問:「你們什麼時候下班?」

答:「下午四點半」

客戶又問:「意思是我要在

下午四點半之前來咯?」

(示意圖)

該員工在社交平台就此段對話

頻發白眼、爆粗口

還對客戶進行了嘲諷:

「你就在你死之前來好咯!」

這段抱怨被網友截圖下來

並投稿到本地一家頗有名氣的

新聞媒體網站,目前帖子引發熱議

已經被分享700多次

留言將近400條

有1000多人發表了自己的態度

新加坡網友:這沒什麼不對

令人驚訝的是

新加坡網友貌似並沒有被帶節奏

就銀行職員網上吐槽客戶這件事

*更多的人表示:

理解該員工的心情

其中一條最高贊的評論表示:

「這個人在自己的個人主頁

抱怨這件事並沒有任何問題

他又沒有發布任何的照片

或泄露客戶信息,不管怎麼樣

希望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為

這些服務行業的考慮

他們說4:30pm關閉,那麼

就在這個時間之前去到那裡」

次高贊的評論來自同是

從事客服工作的網友,他寫到:

「作為客服人員 我們非常感激顧客在我們的 工作時間內完成他們要辦理的事情 請考慮我們在工作之外也有生活 要麼自己把事情做好 要麼就在我們上班時間段來辦理」

「這很正常,大家都這樣」

疑似業內人士表示

這樣的吐槽在「客服界」

是很常見的

客服人員也需要釋放壓力!

而他們吐槽歸吐槽

只要實際工作中能把事情做好

能提供給客戶良好的服務就ok

他們對客戶的看法也不關你的事~

也許是感受到了壓力

很多就職於客服崗位的網友

對這種惡意的「掛網」

表現出了明顯的厭惡和抗拒

「***銀行的員工不是人類, 不能咆哮,所有的客服人員 也都不能咆哮」

客服人員需要釋放壓力

銀行客服人員因每天面對

形形色色的客戶,要處理

各式各樣的問題,還要面對

許多難以預料的挑戰

因為他們永遠無法意料

下一個客戶是什麼樣的人...

(示意圖)

優秀的客服人員

不僅要十分熟悉產品特性

給顧客提供最專業的建議

還要有十分強大的心理素質

(示意圖)

包括:處世不驚的應變能力

挫折打擊的承受能力

情緒的自我掌控和調節能力

滿負荷情感付出的支持能力

......

簡言之:

不論今天遇到什麼樣的人

什麼樣的問題

你都要微笑面對,並快速處理完成

不過網友也都表示了

新加坡服務行業整體態度不錯

畢竟,是一個旅遊城市

大家覺得如何?可以在留言區討論

新加坡解壓新方式

1 誇誇群

道理我都懂,在外工作都不容易 但解壓,一定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嗎?

這樣罵了一句後 真的解壓了嗎?

(示意圖)

新加坡年輕人生活節奏快 工作壓力大,最近 本地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解壓方式 「誇誇群」

加入群組之後

就可以享受到一眾群友的

免費誇讚!通過互相鼓勵

達到安撫情緒和解壓的效果~

2 尖叫團體

去年4月,一個由新加坡人

和PR組成的30人小團體

為了釋放壓力,組織了尖叫活動:

在芳林公園大聲尖叫幾分鐘後離開

這個活動其實是有來頭的

一個多月前就有人

在Facebook上面發起了這項活動

"Anguished,

tormented screaming"

引起了800多個人的興趣

有160個人表示會參加

活動現場大概是這樣的:

這次活動是由27歲的

Visakan Veerasamy組織的

他說將會有一個熱身活動

參與者可以互相認識閒聊一下

然後才開始真正的尖叫

將負面情緒全!部!釋!放!

3 練習冥想

冥想的意思就是閉目養神

通常就是調整自己的坐姿

讓身體舒適

然後慢慢閉上眼睛

想像一種舒緩的場景

比如在海灘邊吹著清涼的海風

你還可以想像一種場景

場景中的所有的物體都是靜止的

你可以改變觀察的角度

來看這個場景的不同的物體

還有一種就是活動的場景

你可以在想像的場景里散步

或者做其他的事情

養成冥想的習慣可以緩解壓力,放鬆身心

4 情緒中心策略

感覺壓力大的時候

可以主動找朋友幫忙解壓

一起去吃喝玩樂

也可以找心理諮詢師學習放鬆技巧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感覺好一些

以自己的情緒為中心

所以叫做情緒中心策略

這種方法對一些無法逆轉的事情

有很好的減壓效果

比如親人去世

事情無法改變,只能接受

5 制定計劃

感到壓力常常是因為

事情進行得一團混亂

沒有像預期中的那樣順利

對於這種情況

我們可以在平時的工作中

養成提前制定好計劃的習慣

越詳細越好

讓事情進行起來有條不紊

我們也能處理得得心應手

吐槽和抱怨並不是解壓的最好方式

這些解壓方法,你學會了嗎?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