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部官員正在突擊檢查一處工作場所是否遵守防疫規定。(人力部)
作者 李國豪
冠病疫情暴發以來,我國政府的防疫措施時有張弛,其中包括對工作場所祭出了一些防疫規定,例如不允許在工作場合進行社交聚會,以及要求所有能居家辦公的員工都一律這麼做等。
政府早前清楚表示,不遵守相關規定的公司將受到嚴懲。
不過人力部公布的數據卻顯示,並非所有公司都有遵守相關規定。 用中位數的概念來看,今年1月至9月,人力部差不多每個月會收到640件反饋,投訴僱主違反工作場所的防疫規定。
人力部發言人表示,相關投訴的數量基本上保持穩定,但在某些時段,尤其是政府宣布收緊防疫措施後較為顯著攀升。
例如,政府在今年5月宣布重返解封第二階段後,人力部在5月中至7月中就收到超過3500件反饋。
必須強調的是,上述反饋數量並不代表受罰公司的數量,人力部此次並無透露相關反饋中有多少被當局立案調查,但可以從人力部長陳詩龍10月4日在國會的書面答覆找到答案:
「疫情暴發以來已有776家公司受罰。」
陳詩龍表示,人力部自去年3月以來,針對本地工作場所展開了近4萬5000次突擊檢查。
截至今年9月,共有776家公司因違反防疫規定而被當局開鍘對付。其中140家被勒令停工、399家被罰款,其餘247家則被要求改善。
公司最常違反的規定就是:
沒有遵守居家辦公安排,沒有讓可居家辦公的員工一律這麼做。
我國先前曾一度鬆綁居家辦公的規定,讓50%的員工回到公司上班。然而,隨著本地疫情逐漸升溫,當局再度要求所有可以居家辦公的員工,從9月27日起一律居家辦公,這項規定將持續至10月24日。

居家辦公目前是我國的既定工作模式。(海峽時報檔案照)
除了違反居家辦公規定導致公司受罰,另外兩個較常見的是「違例」就是:
沒有嚴格規定員工在工作場所佩戴口罩、員工之間沒有時時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人力部的突擊行動在去年疫情剛暴發時更為頻繁。
去年3月至5月本地實施病毒阻斷措施期間,當局在短短三個月內一共進行了2萬1000次突擊檢查。相較之下,從去年6月到今年9月這一年多時間裡,當局突擊檢查的次數則是2萬4000次。

針對本地工作場所是否遵守防疫規定,人力部至今一共進行了近4萬5000次突擊檢查。(人力部)
網民質疑吹哨者身份是否真的能保密
人力部建議員工一旦發現僱主違反防疫規定,可以先就相關疑慮向僱主求證。
或者,員工也可透過人力部的網站向當局舉報。
(https://service2.mom.gov.sg/efeedback/Forms/eFeedbackWithReferrer.aspx?option=3)
然而,員工可以舉報公司不顧員工健康安全,違反防疫規定的這番說法,似乎也讓本地勞資不對等的爭端再起。
有人認為,要員工舉報自己老闆根本是「自尋死路」,也有人質疑即使投報了,當局也不一定會採取行動,反而有可能讓自己「飯碗不保」。
儘管人力部強調任何舉報都是絕對保密的,一些網民依然相信吹哨者恐怕還是會陷入一定的風險。
「投訴僱主哪有這麼容易,我們這裡的心態一直都是千錯萬錯,都是員工的錯,根本是以卵擊石。」

「誰相信人力部不會公布吹哨者身份的,請舉手。」

另一部分網民則質疑,舉報後當局真的會採取行動嗎? 「在我的上一份工作舉報了兩個月,什麼事都沒發生。」

「有個朋友說她舉報了沒用,當局沒有任何動作。」

每個人的生活當中,工作占了很大一塊。如何為員工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從而確保人們的健康,將是後疫情時代極為重要的任務。
上述網民的質疑,顯見當局有必要通過更多對話及行動,持續消除普羅大眾的疑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