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但是「最安全」也不是說會絕對安全,特別是這幾年疫情原因,大家的經濟情況普遍不好,心理不健康的人也開始變多。辣媽最近就收到一位粉絲的投稿,她和女兒竟然在公交車上,無緣無故遭到了別人的攻擊!
資料來源 | 圓子媽媽
作者 | 牛油果沙冰
這起發生在我和娃身上的「小型恐怖事件」已經過去一個月了,現在想一想仍舊心有餘悸。
之前從來沒有想過,在以安全著稱的新加坡,會遇到這樣的攻擊。攻擊者還囂張的暗示我們,「報警也沒有用」。

那天是周末,我帶著娃玩了一天,兩個人都很累。
打車半天沒打到,看到一輛從碧山公園開往碧山地鐵站的巴士,我們就上去了。
上面人挺多的,娃昏昏欲睡,我看到四個連著的愛心座中間2個還空著,想也沒想就帶著娃坐下了。我心想著,要是遇到老人,再讓唄。
巴士在夜色里搖晃,為了讓小娃不睡著,我摟著她輕聲玩手指遊戲,一點沒有注意到危險的來臨。

圖源:網絡示意圖
當時我和娃都在專心想辦法出題解題,突然一聲類似野獸的嘶吼在我們耳邊爆開,伴隨嘶吼的口水噴在我們耳朵和頭髮上。
我和孩子都嚇得尖叫起來。在座位上愣了幾秒鐘,我才反應過來,趕緊帶著孩子往巴士車長的方向走過去,想要尋求庇護。
發出嘶吼的是坐在我們旁邊的年輕人,坐在我們另一邊的老太太顯然也嚇壞了,她站起來,走到我們身邊。旁邊站著的人也紛紛後退,年輕人旁邊立刻空了一大片空間。
我抱著嚇哭的孩子,擦掉她頭髮上、耳朵上的口水,不停安慰她。直到娃平靜下來,我才看向那個拿著奶茶,沒有戴口罩,笑得十分囂張的年輕人。很顯然,他是故意的。
乍一看到那個年輕人長的樣子,我愣住了。
卷卷的頭髮,白凈的膚色,神似那位,因為惡意批評李光耀、新加坡跑到美國政治避難,轟動一時的少年余澎杉。他不是因為猥褻兒童在美國坐牢麼?難道被遣送回來了???

余澎杉
趕快控制住自己的胡思亂想,我瞪了那個年輕人一眼,責問他為什麼這麼做,結果他根本不理我。
旁邊的老太太警告他,要打電話給警察。
他輕蔑地瞥了老太太一眼,慢慢抬起手指向自己的頭,下巴微抬。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我有神經病喲,警察不會管的。
我看向他整齊的衣著,手裡拿著顯然是剛買不久的奶茶,背著的包包也是很乾凈,除了沒戴口罩、神情囂張,就像任何一個普通的年輕人一樣。
我跟老太太說,不像是精神有問題啊!老太太顯然被他氣到了,嘟囔著:我看他就是腦子有問題!然後轉身去找從頭到尾都沒有吱聲的巴士車長,想要他出面解決問題。
然而車長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他沉默地開著車,把一車驚嚇到的人送到了碧山地鐵站。不知道是害怕,還是大家的目標都是轉地鐵,一大半的人都呼啦啦下車了,走向燈火通明的商場。
那個年輕人也施施然下了車,沒有忘記刷卡,目標明確地走向地鐵站轉地鐵,就好像剛才攻擊別人的人,根本就不是他一樣。

圖源:網絡示意圖
肇事者若無其事地走了,我家小娃卻因為這件事,當天夜裡哭醒了好幾回。之後每次遇到調皮亂吐口水的男生,都會崩潰大哭,一個多月過去,才漸漸走出陰影。
我每次想起來噴到我頭髮上、耳朵上的口水,也會覺得特別噁心。
把這件事投稿給辣媽,也是想給生活在新加坡的爸爸媽媽們提個醒,遠離那些地鐵、巴士上不帶口罩,略顯神經兮兮的人,尤其是他們身邊沒有監護人看顧的話。
也許他們是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但他們攻擊可能給我們以及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是真實的。
這位粉絲的投稿在辣媽編輯部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討論,小編們紛紛勾起了自己恐怖的回憶,原來在安全的新加坡,大家也曾經遇到過這麼潛在的危險......
柚子茶說
我剛來新加坡的時候,有一天路過Braddell地鐵站,遇到一個穿著類似美少女戰士水手服的男性,只要有行人路過,他就立刻把自己的裙子掀起來,還會不停地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吸引路人的注意力。

圖源:網絡示意圖
當時我都嚇死了,立刻換了一條路沖回家去。
後來在新加坡本地論壇查了一下,這個人是經常在Braddell地鐵站附近活動,很多在附近的人都遇到過,所以我後來都避免走那條路了......

芝士奶蓋說
有一次我坐地鐵的時候,遇到一個人在不停地用身體撞擊地鐵車廂,那個人的噸位還挺重的,然後所有人都能感覺到車廂在劇烈的震動,但是沒人敢上前去制止那個人的行為,反而大家都迅速從他身邊走開了......
當時我就覺得特別害怕,立刻在下一個地鐵站下車了,遇到這種潛在危險的時候,大家千萬別硬撐啊,特別是地鐵這種封閉的空間,還是抓緊遠離比較好。

圖源:網絡示意圖
雖然新加坡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城市,但是依然存在著遇到各種危險的可能性,所以我們仍然要提高自己的危險意識,學會辨識和處理危險的情況,並把這項重要的技能教給孩子們。
特別要讓孩子記住這些電話號碼
緊急情況下撥打999,如果不是很緊急,可以撥1777;在一般情況下,需要警察協助話可撥打1800255 0000
大家在新加坡有沒有
遇到過變態和危險的事情
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
也是給媽媽們都提個醒
讓我們在新加坡抱團育娃
通過自己的努力
給孩子們創造
一個健康而安全的成長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