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 01

男女同工同酬的問題,即使在新加坡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新加坡的職場重視唯才是用,不以性別或年齡來決定薪酬,但問題不在於「同酬」,而是「同工」;如果照料家庭的責任總由女性一力承擔,這也會影響她們的升遷機會和薪酬。因此,改善女性權益須從各方面取得平衡。
美國銀行的報告指出,自2010年以來,亞太區女管理層人員的占比從20%增加到25%,菲律賓居首,其次是新加坡。按領域來看,醫療保健、房地產和金融業的女管理層人員最多。
在亞太區的上市公司當中,新加坡企業的女員工占比最高,占總人數45.7%。本地上市公司的女管理層占比較低,達34.5%。
美國銀行(BofA)根據性別多元化指標,即女管理層、董事會和員工的占比來分析亞太區上市公司的回報率表現和基本面。
報告指出,自2010年以來,亞太區女管理層人員的占比從20%增加到25%,菲律賓居首,其次是新加坡。按領域來看,醫療保健、房地產和金融業的女管理層人員最多。

女管理層占比較高的公司取得更好的相對回報率(relative return)和股本回報率(ROE)表現,它們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方面的表現也稍微更佳,尤其是治理水平。
根據報告,在過去五年,女管理層占比較高的公司的平均相對回報率達到4%,女管理層占比較低的公司為負22%。自2010年以來,女管理層占比較高的公司的平均股本回報率,比女管理層占比較低的公司,高出2%。
至於MSCI ESG的表現,女管理層占比較高的公司,它們的治理評分比女管理層占比較低的公司高出21%。
男女薪酬差距依然大 02

除了加強回報率表現以及改善基本面,多元化的管理層、董事會和員工也會引進不同的經驗、知識、技能、觀點,以及改善客戶滿意度、企業與社會責任、董事會問責制和治理等。
另一方面,儘管亞洲企業的管理層性別越來越多元化,女性和男性的薪酬差距依然大。假設亞洲男性平均賺1美元,女性則只賺83美分。比起菲律賓、紐西蘭和馬來西亞,中國、韓國和印度的男女薪酬差距更大。
此外,亞洲的薪酬披露水平欠佳。雖然有79%的公司披露董事會成員的性別,但只有不到13%的公司按性別來披露薪酬。

如今的職場注重知識技能與工作經驗,而不是由性別決定的。然而,如果育兒或養老的責任都由女性承擔,她們的職業發展還是會受到限制,間接影響升遷機會。
特別是有僱主認為女雇員當上媽媽後,就會把注意力從工作轉移到育兒上,卻不見得會對升為人父的男雇員持這樣的看法。這可能導致一些女性在達到一定事業成就後才願意生兒育女,對社會也造成損失。
完善的看護長者或育兒設施可減少家庭責任對女性職業發展形成的阻礙。
此外,無論是照顧小孩或年長者,家庭成員之間都應共同分擔責任。撫養年邁父母的責任經常落在單身女兒肩上,不但造成極大壓力,也影響了她們的人生髮展。
理想的情況是看護者不必為了家庭而離開職場,因為職場不僅提供掙錢機會,也有社交網絡,讓人們與重要的社會議題接軌。
比起照顧父母事假,許多人更希望公司推行靈活工作制。這是因為比起育兒,看護老人的責任更為長遠,而且存在變數。

我們支持女性自主選擇家庭或事業,甚至兼顧兩者。這也有助於男女雙方擺脫刻板的社會角色,在女性選擇發展事業的同時,男性也能不必擔心受到輕視或異樣的眼光,在家育兒。
男性在育兒和照料家庭方面的參與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提升女性地位並不是要和男性對立,而是彼此建立夥伴關係,建立男女互相尊重的社會。
新加坡女性白皮書 03

新加坡女性白皮書的核心精神是打造更公平與包容的社會,職場上的性別差異對待、家庭角色的分工都必須作出調整,以符合現實的需求。
未來10年通過25個行動計劃提升女性地位,實際上針對的不只是女性的權益,而是整體社會的福祉,從男人的角度,女性的權益受到保護與提升,受惠的也包括他們的家庭和身邊的摯愛——母親、妻子、女兒等等。
白皮書的內容涵蓋職場平等、對看護者的支援、防止暴力與傷害、扶持女性的其他措施,以及觀念上的轉變等五大方面,在在都須要政府作出政策的轉變與更新,以及人們在思想觀念上與時並進。

當中很多工作,其實這些年來都已在推進,也取得進步,共識是存在的。因而不少眼球落到了之前較少人關注的,允許21歲至35歲女性未來可選擇凍卵這個提議上。
本地遲婚女性越來越多,但主要原因還不是她們把事業放在第一位,而推遲結婚生子,更多的是因為還沒找到合適的終身伴侶。事實上,考慮到凍卵的高昂費用,以及手術的侵入性質,女性選擇這麼做——哪怕將來未必用得上或能如願以償,反映的是她們堅定的生育意願,這是值得欽佩也應當支持的。
可是允許凍卵也必須避免向年輕人發出錯誤信息,以為遲婚是女性尋求事業發展必走的方向,或認為既然可以藉助技術延長生育年齡,便刻意推遲。

白皮書認為應該只讓合法夫妻使用冷凍卵子生育,雖然有人會反對,但出發點還在於維護婚姻制度,是符合社會現狀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規範的。
白皮書所涉及的範圍,也跟社會老齡化導致的人力短缺和醫療服務壓力加重的課題有密切關係。
在職夫妻需要照顧年長虛弱、行動不便或失智家長的家庭已經很普遍,照顧家中老人的責任勞心又勞力,不能只落在妻子身上。丈夫的實際和精神上的分擔,有助維持夫妻之間的和諧。雙薪家庭中的夫妻都有權享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應當互相支持,因為彼此身心的健康都同等重要。
政府對看護者的支援,主要是針對低收入家庭,其實中等收入和雙薪家庭也需要所謂的「喘息看護服務」,讓家中的看護者也有個人自由和喘息的時間。這方面的服務需求正日益增加,私人看護服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政府不妨提供更多的政策獎勵和扶持。
家庭暴力是社會上的老問題,女性不只是家暴的受害者,年幼孩子更是脆弱的一環,受害者需要的是有效的舉報途徑和更及時的援助。
更多女性留在職場是必然的趨勢,職場上能否得到公平對待、是否提供靈活工作安排和性騷擾問題都是婦女界所關心的。這些年來,不少照顧女性職場權益的改變已在實施中,如男性也可申請陪產假,減輕妻子生育後的負擔。
隨著教育水平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近年來已經超越男性。在新加坡的職場,在公平競爭之下,女性身居公私機構要職甚至領導地位已是社會常態。必須強調的是,男女平等應當是確保機會的平等而不是強求結果的均等,否則就違背了唯才是用的立國精神。

全方位提升婦女地位,打造男女平等,本質不是顛覆組織核心家庭和生兒育女的價值觀。相反,唯有女性的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才能起到鞏固夫妻關係,提高家庭和諧的積極效果。夫妻齊心協力承擔起家庭的各種責任,或是反映男女平等的真諦。
今日社會觀念改變,男女的社會角色不再如傳統般固定與刻板。這份白皮書的提出旨在維護女性權益,讓女性獲得更好發展,並不是因為本地存在歧視婦女的嚴重問題。因此,爭取女性權益的民間組織和政府之間必須保持基本共識,男和女也必須合作,才能朝一個共同的理想目標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