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8頻道新聞, 海峽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新加坡南大研究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開發診斷工具,來檢測病毒和細菌,以及找出引發癌症的基因突變。研究員表示,這類研究已成為全球目前研究的大趨勢。

新加坡本地若能成功使用這項技術開發診斷工具,將會是一大突破。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目前受全球研究員的關注,美國、中國、德國、日本等都在探討這類研究,因為這類技術像編碼程序,可按自己所需設計,來檢測某種病毒的基因排列,包括流感、茲卡等病毒,也可探測癌症基因突變。

南大研究員表示,目前醫院一般的檢測需用到電子設備,得花約兩個小時,但CRISPR診斷工具可能只需花幾分鐘。研究員計劃推出更便捷的紙張測試,通過尿液、血液和唾液樣本檢測。

南洋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助理教授陳明浩說:「現在醫院主要用PCR方法來探測變種、細菌病毒的存在,如果在一豪升血液里,必須要有20份DNA分子才能測量到,但是CRISPR的工具只需要一個DNA分子在血液里,就能夠測量到。」

南大研究員希望在三年後研發出低價又方便的診斷工具,並推出市場,讓醫院和診所使用,甚至讓公眾能夠帶回家,相信這有助於在疫情爆發的時候,能夠更快速和準確地探測到病毒和細菌。
除了診斷疾病,南大研究員也在研究基因療法,運用CRISPR技術治療濕疹、脫髮和肝炎。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也表示,基因編輯技術研究在全球非常普遍,已成為實驗室的重要工具,當局目前在使用這個技術進行細胞和基因功能研究。

發帖時間: 新加坡福智霖投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