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嘍~今天你幸福麼?」

「不,我姓#%&*#@...」


昨天一早起來看到朋友圈微博都被刷爆,原來昨天(3月20日)是2019年國際幸福日,感覺整個世界都瀰漫一股甜心的味道哇~


關於國際幸福日
從2013年開始,聯合國發了一個名為「國際幸福日」的倡議,Inter national Day of Happiness,於是把每年的3月20日定為國際幸福日,迄今為止今年是第七個國際幸福日。
幸福是什麼?
幸福一直是我們每個人夢中的「香格里拉」,可它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概念。而從大範疇來看,就有個公認的答案,如:世界上哪個國家或城市的人最幸福?哪裡是我們心裡的世外桃源?
根據大量的科學研究數據,包括世界幸福資料庫、世界價值觀調查、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拉美晴雨表、歐洲晴雨表等等,居然指向的都是那一小撮城市——丹麥奧胡斯市、新加坡、美國聖路易斯奧比斯波市、墨西哥蒙特雷市。你看得沒錯,新加坡的表現名列前茅!


新加坡一直是公認的「世界最宜居國家」和「最幸福城市」,WAY? 新加坡幸福起點在哪裡?實力即正義,今天意騰君就從多個視覺為大家詳細揭曉新加坡的幸福指數吧!
01
關於社會治安
幸福指數:
新加坡法律嚴格程度舉世皆知,新加坡居民的工作效率是全球公認最高的國家,很難想像在法律嚴明、人人平等,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的新加坡人竟是全球最幸福4座城市中排名首位的!

2017年3月,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公布的全球城市安全指數報告中,新加坡以97.05的高分位列全球60個城市的首位,是全球最安全的城市。
美國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發布 2018 年《全球法律與秩序》報告,新加坡以 97 分最高,排名世界第一!

意騰君相信,對於很多把子女送去海外留學的家長來說,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考慮因素。在美國頻發槍擊案、歐洲恐怖襲擊此起彼伏的情況下,安全的新加坡可以說是海外留學的避風港。
02
關於飲食安全
幸福指數: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飲食安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安全感。在去年最新發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排行榜》中,新加坡首次榮登榜首!
這個榜單由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的官方數據,綜合評估113個國家的食品安全現狀。

在新加坡,是由農糧獸醫局(AVA)負責進口食品、動植物檢驗檢疫。
對於管理進口食品,新加坡首先實行了「最嚴謹的標準」。除極個別本地特色食品外,新加坡的食品安全標準幾乎完全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接軌,從源頭提高保障水平。
03
關於生育養娃
幸福指數:
根據國際非政府組織救助兒童會,今年發布的《童年終結數據》報告,新加坡又成為了全世界「最適合孩子成長的國家」!

圖表來源:海峽時報
眾所周知,死亡、疾病、健康不佳、營養不良、失學、童工、童婚、過早懷孕和極端暴力等這些都會終結幸福的童年
但是,在新加坡,政府全力保障讓孩子們遠離童年苦難,是兒童幸福宜居的安全島。

同時,也為孩童打造宜居環境,全島遍布無障礙設施,讓有娃家庭出行更加的方便。在新加坡,室內外遊樂園享不停很多,還是免費的哦~
03
關於教育體系
幸福指數:
新加坡的全球競爭力一直排名靠前,在亞洲更是不容小覷。新加坡因其安定的社會環境,中西交融的教育體系,獨特的教育制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淵源,其教育方式是公認的亞洲最幸福教育方式!
這兩年隨著中、新兩國的文化交流愈加深入,國內考生去新加坡留學的人數也在不斷增長,吸引了大量的中國學生留學新加坡。

政府對教育大力扶持
新加坡基礎教育政策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架構,即以資優生為對象的「促優」政策,以學困生為對象的「扶弱」政策,以所有人為對象的「全納」政策。
在扶弱方面,從2014年起,新加坡政府要求所有小學每學年都要為弱勢家庭的子女預留至少40個名額,並為各校配備教育協作人員。在全納方面,新加坡政府1993年啟動的教育儲備金制度自2014年起惠及7歲至16歲所有青少年。
在教育改革方面,新加坡教育興國的戰略選擇和巨大的教育投入毋庸多言。自2005年以來,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方面的開支翻了一番,2017政府對教育的投資達到129億新元,占國家總預算的17%。
「雙語教育」和「陪讀政策」
新加坡有著四種官方語言,但是在學校裡面通常學習使用三種語言,華語、英語、和馬來語。英語是作為第一官方語言在日常使用。
根據學校所在位置和各國學生人數的不同,在大學之前基本都用英語做母語教學,華語或者是馬來語作第二語言教學。多元化的語言環境,讓新加坡膺獲「學語言性價比最高的國度」!

新加坡的教育還有一個「奇葩」教育政策,就是允許女性家長陪讀,這項人性化的教育政策無疑是低齡留學家庭的福音。
當然因為新加坡的學制是上午大部分時間是社會實踐等活動,只有中午到下午的時間才是正式的學校課程,所以陪讀的母親一般還會選擇工作。
靈活先進的教育體制
新加坡的學制可以說是嚴格根據國情而定的,入學時間靈活,升學途徑多元化,學生放假時間與國內的也大相逕庭,
新加坡學校熱衷於讓學生假期到海外去交流,從小學到大學,學校會經常組織學生去其他國家交流,讓學生感受不一樣的文化。因此,文化浸儒之旅成了新加坡學校學生們假期的主要活動。

2015年新加坡德明中學 Overseas Programme
學校希望學生能體驗多樣的生活,擁有國際的視野,因此每到假期,新加坡的學生各種出國,很少有人在家宅著。回來後,學生會被要求帶回來海外交流的總結報告或者是某一專題的論文。
因為新加坡的人口少,但是又是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 所以每個工作的崗位缺口都很緊張。相對於我國的高中(中專)、大學才為職業道路做規劃。新加坡在小學課程結束後就開始對每一位不能考入初中學生進行職業教育了。

新加坡因為人力資源的稀缺是整個政府所擔憂的,每年政府在教育上通常會投入非常大的比重。所以新加坡的公立學校學費還是比較低廉的,學生的大部分學費由政府負責,這也是許多國內不少家長想要讓孩子去新加坡學習的原因之一。
在教育質量上,新加坡高等教育水平世界一流,不僅有亞洲排名第一第二的國大南大,也有專業就業市場緊密結合的政府理工,低齡基礎教育更是世界各國效仿學習的對象。

新加坡學校的學生幸福指數是全世界國家中數一數二的。
新加坡的教育注重點與國內並不相同,我國最求培養「全才」,而新加坡最求培養「專才」。在小學的課程伊始就安排格式各樣的興趣引導課程,鼓勵孩子往自己喜歡的方向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