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教你在新加坡如何辨別假新聞...
隨著自媒體時代井噴式的發展...假新聞是層出不窮,為了吸引眼球,那是神馬都能吹的出來...
神馬都感吹...
這問題就來了,這些假新聞別說孩子了,就連大人都經常被忽悠,所以呀就要有這種分辨假新聞的意識,不能神馬都聽...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為了提高學生辨別假新聞的能力,專門造就了「福爾摩斯」...讓這位聲名赫赫的神探幫助解決假新聞的問題...
昨天,新加坡啟動今年邁入第六屆的「推廣良好網絡風氣運動」。配合今年的運動,也舉辦首屆「推廣良好網絡風氣會議」,並推介兩份新素材。
首份共五本小冊子的素材以「神探福爾摩斯」為主角,由他講解什麼是假新聞、人們發布假新聞的動機、一般人為什麼會被假新聞欺騙、假新聞的影響,以及七個識別假新聞的步驟,包括檢查新聞的來源、查看文章是否有明顯的語病或拼寫錯誤等。
小冊子今年稍遲時將翻譯成中文、馬來文和淡米爾文,也會分發給自助團體和其他社區組織。

(圖:來源自網絡)
另一份素材是由理事會和美國教育機構「常識教育」制定的新聞和媒體通識指南,助教師規劃校內課程,教導青少年學生辨識網上偽造信息,加強他們的分析能力。
公眾可上網https://www.betterinternet.sg/2019-BIC下載素材及觀看視頻。

(圖:來源自網絡)
儘管新加坡正草擬相關法律,遏止網上偽造信息的流傳,但是單靠法律不足夠,畢竟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可信度取決於網民。
新加坡有意今年較遲時推進立法程序,更新和加強法律框架,應對外國勢力對新加坡發起的惡意信息傳播行為。
新加坡也已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推出一系列活動和計劃,協助居民提升數碼通識。此外,2012年成立的媒體通識理事會也陸續推出各種素材提高居民意識,包括昨天的兩份新素材。
理事會雖已耕耘數年,但信用卡或社交媒體帳戶遭盜用,以及網民誤信釣魚電郵等案件仍屢見不鮮,甚至逐年暴增。
目前,網絡罪案增加可能是科技日新月異和犯罪手法日益複雜造成的,因此理事會堅信,從小就得掌握對媒體和數碼的了解。為此,理事會與教育部合作為學生提供相關培訓。
結論就是,神馬都要從娃娃抓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