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英國旅客近日在新加坡樟宜機場轉機時,針對機場內的設施拍攝了一段視頻,引起網友熱議。
因為這名旅客戲稱新加坡的語言為「Singapori」!
英國遊客拍視頻吐槽
樟宜機場3大「怪事」
外媒報道,名為Archie的這名旅客3月14日在TikTok上傳了一個視頻,視頻開頭說道:「新加坡機場有一些最奇怪的東西。」

他表示,他在機場轉機時停留期間,期間發現了一個路牌標示著可前往仙人掌花園(Cactus Garden)。
仙人掌花園位於樟宜機場第一搭客大廈的過境區,內部種植著許多仙人掌和其他植物,可作為一個休息區,同時也是吸菸區。
Archie在視頻貼文說:「我確實以為仙人掌花園可以做得更好。」

視頻中可見,他走到仙人掌花園後表示:「這裡只是一個吸菸區,但也有一些很酷的仙人掌及其他東西…… 」
「我覺得如果你前來轉機的話,這裡是一個很好的戶外場地,可以呼吸新鮮空氣。」

然而,花園中有一些牌子來說明植物品種,但提醒牌子上顯示的是本地語言,他戲稱該語言為「Singapori」。

「花園裡有幾塊牌子來說明哪些植物是什麼,但實際上是『Singapori』或這裡的其他語言。」
視頻切換後,他走到了機場一處的錦鯉魚池,並將這個池子形容為「一堆奇形怪狀的瀑布魚景」。

這段視頻發布短短一日,就吸引了不少網友觀看與留言。截至截稿,這段視頻的觀看次數已超過45萬次,有超過1000條留言。
針對Archie指新加坡語言為「Singapori」一事,本地網友齊聚評論區,給出了有力的回應!


以上截圖自:Tik Tok/uncomfy
「你的『Englanari』也說得真好。」
「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名稱通常採用拉丁文,但我也不知道……採用的可能是『Singapori』,也不能排除可能是『Engli』。」
也有網民認真回應,留言糾正說:「應該是『Singlish』(新加坡式英語),而不是『Singapori』。」
本地網友並不覺得自己的語言有任何問題,同時對這名遊客隨意「起名字」的行為給予了「以牙還牙」的反擊。

以上截圖自:Tik Tok/uncomfy
雖然我們相信這名遊客並非惡意,但視頻中他以一種似乎有些高高在上的態度Judge他國語言的行為,確實是讓本地網友「paiseh」了(Singlish俚語:覺得尷尬)。
而說到Singlish,就不得不提前幾天泰勒絲演唱會上的趣事。
泰勒絲演唱會伴舞秀Singlish 網友發公民卡
讓全新加坡沸騰的泰勒斯演唱會,除了泰勒絲的魅力無法擋,她的伴舞也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最搶鏡的,想必是在演唱會大秀Singlish的卡梅倫桑德斯。
點擊視頻看看↓
這名伴舞連續三天在舞台上講Singlish「調戲」觀眾,「No Lah」、「Siao Lah」、「Walao Lah」,每次都引發全場歡呼,圈粉無數。
視頻也廣為流傳,被新加坡網友大讚「生動可愛」、 「比新加坡人說得更像新加坡人」,稱其已掌握Singlish的精髓,甚至自發為他發「公民卡」!

圖源:網絡
由此可見,新加坡人對Singlish是多麼充滿文化認同感......
的確,Singlish形成於新加坡獨特的語言混合,融合了英語、華語、馬來語以及各種方言的元素,形成了一種獨具風格的交流方式,是新加坡多元文化典型體現~
無論是在街頭巷尾還是辦公室,都能聽到Singlish的聲音,它貫穿新加坡的日常交流,不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

圖源:Wikipedia
然而,Singlish也曾引發過爭議,一些人認為Singlish會影響英語學習和國家形象,因此提倡使用純正的英語。
但是,對於大多數新加坡人來說,Singlish是情感的寄託,是與這個地方緊密相連的一部分。因此,儘管曾經面臨壓力和質疑,Singlish依然堅挺地存在著~

圖源:新國志
本地常見singlish有哪些?
說實話,就算是土生土長新加坡本地人,也未必能夠輕易理解或掌握Singlish的各種混合了超多語言和方言的獨特俚語。
何況是剛到新加坡不久的新移民或外籍工作人士,理解Singlish更是一種挑戰。

示意圖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16個常用的地道俚語,一起入鄉隨俗。俚語高手也可以考考自己哦!
1. Paiseh
釋義:(福建話)表示不好意思或尷尬的意思,通常有抱歉之意或描述尷尬的處境或心態。
例子:
A:等下一起去吃飯?
B:Paiseh la,我媽已經做好晚餐了。下次一定約!
2. Siao
釋義:(福建話)用於回復他人較瘋狂的想法或建議,或形容一個人「瘋了」。
例子:
A:我昨天看到阿財把自己的頭髮都染成綠色哩!
B:Siao ah!他受了什麼刺激?
3. Jialat
釋義:(福建話)形容很吃力,或者事情大條很糟糕,幾乎完蛋的情況。一般用於表述悲慘或災難性的場景、場合或事件。
例子:
A:(急沖沖跑來)Eh,你的車是不是銀色Toyota,停在大馬路旁邊那輛?
B:對啊,怎麼了?
A:還不快點開走!我看到交警在開罰單了。
B:哇,Jialat liao!
4. Kao Pei Kao Bu (縮寫:KPKB)
釋義:(福建話)表示哭爹喊娘的意思,適用於形容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嚷嚷不停的人。也有人用「Kao Pei」爆粗,或者用來咒罵胡說八道的人「如喪考妣」。
例子:
A:你看,桌子那麼髒,服務生都沒擦乾淨。哇,這裡的食物還那麼貴,難道是用金做的啊?
B:(看不過眼)出來吃頓飯就不要Kao Pei Kao Bu。對這家餐館不滿意我們就換一家啦,別吵了。
5. Atas
釋義:(馬來語)原意是「在......上方」或「樓上」。新式俚語引申為指「人上人」或很昂貴,尤其指那些擁有較高社會和經濟地位的人,或者昂貴奢華的事物。
例子:
A:中午要不要來杯咖啡提神?
B:好啊!那幫我買Starbucks的黑咖啡,謝謝。
A:那麼atas啊?我原本只想去旁邊的Kopitiam打包一塊錢的Kopi O。
6. Kena
釋義:(馬來語)表示「被......影響」、「被......擊中」或「遭遇......事情」,一般帶有貶義。通常由當事人用來形容自身負面的處境。
例子:
(B隨意停車被交警發現)
A:怎麼樣?車還在吧?
B:別說了,直接kena一張大saman(罰單)。還好車沒被拖走。
7. Eye power
釋義:(英語)袖手旁觀。形容那些只出「眼力」,看著其他人做體力活,卻不去幫助的人。大多有開玩笑之意。
例子:
A:你動作可以快點嗎?要遲到了。
B:Then你來幫忙啦!我一個人收拾肯定花時間。
A:我用 eye power 幫你OK,加油哦!
B:......
8. Pokkai
釋義:(廣東話)撲街,原意表示橫屍街頭,後來引申至跌倒在馬路上。也指「慘了、死定了」的意思,多為自嘲。在新加坡的俚語語境里,則用來形容在月底前花光了所有零用錢或薪水,變成身無分文的「月光族」。
例子:
A:我們去吃海底撈吧!
B:Paiseh bro(不好意思哥兒們),月底我要pokkai了,等我發薪水再約吧。
9. Suay
釋義:(福建話)表示一個人極其倒霉,或情況十分不利。
例子:
A:哎呀!哪來的鳥屎?
B:哈哈哈。你真的很suay!
10. Yaya Papaya
釋義:(英語)比喻一個人愛炫耀或很自大。
例子:
A:Eh,你最近有沒有跟小明聯繫啊?看他在Instagram上面整天跟跑車合照,似乎很吃得開hor?
B:哎呀,他 yaya papaya 而已啦,都不是他的車,沒什麼了不起。
11. Bojio
釋義:(福建話)沒接我一塊兒。指在做某件事時沒有邀請對方一起參與,類似「不帶我」的意思。這是新加坡最被濫用的俚語,有時為了說而說而已。
例子:
(A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發布了一張出遊照片,愉快地吃著下午茶。)
B留言:Bojio!自己去,不夠朋友!
12. GG
釋義:(遊戲用語)GG原是Good Game的縮寫,遊戲中明顯落敗一方會留言說GG,表示向對方認輸之意,獲勝一方隨後也會回敬GG來表示遊戲結束及遊戲精彩。近年來,GG在新加坡逐漸演變成事情即將完蛋,或已經完蛋的意思。
例子:
A:Eh,期末報告幾時要交上?
B:呃,明天晚上11點59分,你還沒有開始寫啊?
A:蛤?我記得是下個星期啊!來不及了......
B:GG了你。
13. Steady
釋義:(英語)原指男女雙方相處不錯,戀愛感情穩定。「Stead」一詞更是以往新加坡人用於追求對象的常用詞,如 wanna stead(想要做我男/女朋友嗎)。如今,steady引申在回答某個建議或想法時,表示「肯定」的意思。
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