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大寶森節已經結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副總理黃循財都在Facebook上為信徒們送上祝福。


這是新加坡興都教徒們每年一度的重要盛事,旨在祈福、還願和感恩。由超過1萬8000名印度教徒扛著「卡瓦迪」針座或頭頂奶壺,徒步3.2公里。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有慶祝。與其他印度節日不同,大寶森節是一個充滿懺悔和實踐諾言的慶祝活動。為期24小時的活動包括從一座印度神廟遊行到另一座,進行禱告和獻祭,表達對神明的忠誠信仰,並祈求神明的祝福。
2024 年的節日恰逢工作日,但信徒們依然積極參與,一些上班族和學生還特地請假來參加慶祝活動。儘管下午下了小雨,信徒們仍堅持徒步遊行。

(圖源:李顯龍Facebook)
在遊行的早晨8時,信徒們攜帶著牛奶和木製針座卡瓦第,有的甚至用鋼針刺穿舌頭,扛抬著裝飾有鮮花和孔雀羽毛的卡瓦第。一些信徒背負著鐵刺的卡瓦第,甚至將刺扎進肉里,通過這種自虐式的行為,他們相信能夠洗清罪孽。

他們會分批從實里尼維沙伯魯瑪印度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步行到登路的丹達烏他帕尼印度廟(Sri Thendayuthapani Temple)。信徒們徒步四公里,親友們在一旁吟唱聖歌和禱詞,為他們提供支持和鼓勵。

凌晨3時已經有信徒抵達實里尼維沙伯魯瑪印度廟,花了兩小時在身上插針,再扛著約60公斤重的卡瓦迪,走了四小時才完成遊行。
一位19歲的首次參加者,攜帶著35公斤重的阿拉古·卡瓦迪,經歷了近70個鉤子的固定,花了三個小時才完成。他的九天禁食和嚴格的準備在遊行中達到了頂峰。
前行的信徒時而隨著音樂前進,時而原地起舞。在遊行路線沿線設立了23個有攤位,提供免費的食物和飲料,讓信徒可以在途中隨時補充體力,大約 1,500 名志願者和寺廟工作人員幫助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對信徒而言,大寶森節的高潮是在一個月內凈化靈魂,嚴格吃素。他們相信,只有當心靈不再受物質束縛、身體脫離物質享受時,才能履行神聖任務而不感受痛苦。
大寶森節旨在紀念蘇布拉馬廉神(Lord Subramaniam,也稱為姆魯卡神 Lord Murugan),表達對邪惡的戰勝以及賦予興都教徒美德、青春與力量的敬意。
(圖片來源:黃循財Facebook)
參與這一莊嚴慶典的懺悔者需提前一個月開始準備,嚴格守戒、禁慾並實行素食。在背負卡瓦第的儀式前,所有懺悔者必須接受寺廟祭司的訓誡,並進行24小時的齋戒,以凈化肉體與靈魂,相信在儀式中姆魯卡神將同在,使他們在其中完全無痛苦的感受。
印度教徒看似自殘的行為,卻絲毫不覺痛苦的神奇現象令人匪夷所思,他們身上非但不會流血,事後也不會留下任何疤痕,印度教徒將此視為神績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