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罰款」黑科技,超速騎、用個人代步工具的當心錢包
首先,對於這項罰款黑科技的推出是絕對舉雙手贊成滴...
畢竟交通事故十禍九快呀...
機車、腳踏車也要限速呀...

(圖:來源自網絡)
現在,新加坡的電眼所拍到的畫面可通過視頻分析系統,辨識出路上行駛的個人代步工具,這或可在日後用於取締違例騎行事件和城市規劃...
新加坡科技局數據科學及人工智慧能力中心的視頻分析組負責研發的項目之一,目前可用來自動辨別行人、腳踏車騎士和個人代步工具。
上段視頻了解下——
視頻連結:https://v.qq.com/x/page/o0871455q2p.html
研發團隊為訓練系統可從電眼畫面辨識出個人代步工具,到全島11個地點收集約兩個星期共200多個小時長的電眼視頻畫面。之後再由三至五個人一一為這2000張到2萬張畫面中的個人代步工具添加標註,以打造一個深度學習模型。
此外,視頻分析系統可配合速度探測器,探測超速的個人代步工具,或是根據需求,訓練系統分辨出不同個人代步工具,例如電動獨輪車、電動滑板車或電動輪椅等。

(圖:來源自聯合早報)
活躍通勤法令生效一年以來,陸路交通管理局共取締超過3700個違例情況,其中包括在人行道上危險騎行、超速、使用不合規格的代步工具,以及在公路上使用個人代步工具。
今年較遲時會在經常發生意外的地區試用閉路電視攝像機,以更有效取締違例行為。
視頻分析系統也可用於城市規劃,陳維盛指出,團隊在系統的計算程序中添加計數功能,以分析一條人行道上在特定日期和時間有多少代步工具騎士、行人和腳踏車騎士等,從而了解人行道是否能應付人流量等使用情況。團隊目前已與不同機構展開這方面的測試。

(圖:來源自聯合早報)
除了研發新科技技術,團隊也會針對現成的科技解決方案進行驗證和測試,確保這些產品有一定的保證,並能符合不同機構的需求。
由於政府機構之間採用不同的視頻分析技術,團隊旨在為整個政府(whole of government)打造一套通用的視頻分析標準,促進機構之間在必要的情況下共享不同視頻數據,獲取有意義的分析結果。

(圖:來源自聯合早報)
例如,視頻畫面可經過人群分析技術來計算一個公共場所在不同時段的訪客人數,協助有關機構策劃相關活動,或是透過視頻尋找遺失的孩童和失智症患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