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家公園局推出園景業轉型計劃,希望通過運用科技和培育人才,讓園景業在未來10年,增長30%。
在計劃下,新加坡公園局將同工藝教育學院加深合作,並提供機會讓學生管理公園。
公園局的目標是在未來10年,讓園景業的年收入增加到大約12億元;每名員工每年貢獻的附加價值,多達5萬元。
為了培育年輕人才,公園局同工藝教育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修改課程內容,讓學生接觸更多關於樹木栽種和公園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在這同時,工藝教育東區學院的學生將從今年7月起,管理勿洛鎮公園,以累積實際經驗和測試新科技。
預計,每年有大約60名學生受惠。
「
我們現在可以去很多不同的公園,然後學習,然後有用科技、有用無人機,就比較有意義、比較好玩、比較新。
」
政府也計劃從2022年起,每年培養至少350名園林管理領域專才。當局也推出園景技能框架,公園局和工教院也會從明年起,推出園藝和樹木栽種相關的工作學習技術文憑課程。

公園局工業及城市綠化與生態平衡中心高級署長沈清海說,課程是要把實務和學習結合,相輔相成。
「
學生有工作了才能參加課程。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每個星期一到兩天到學院參加課程。他們學的東西都能運用在工作方面,即學即用。
」
此外,公園局也推出技能框架,讓人們了解園景業的職業發展和培訓機會,協助提升員工技能。政府在評估綠地維持工作競標方面,將更注重質量,希望鼓勵企業採用科技和可持續的方式。政府也會製造更多機會,讓園景業把業務拓展到海外。
在提升業者能力方面,當局會為業者制定綠化設計和管理標準。員工也需要接受培訓。
公園局也會測試新方法來維護和檢查樹木。當局計劃調整政府合同的條款,確保競標公司運用科技和適當的作業方式來提高效率。

工藝教育學院 是新加坡為中學畢業生提供繼續深造的專業學院,學院的目標是使畢業生在相關的工業領域掌握一定的技術知識和技能。工藝教育學院是新加坡政府授權的設定技術等級標準和頒發技術證書的學院。

一個工藝教育系統,三個學院
新加坡教育部於2005年推出「一個工藝教育系統,三個學院」的教育模式,以完善新加坡技術領域的教育系統,計劃下,10所工藝教育學院合併為3所區域性工藝教育學院。
其中杜佛、馬里士他(總部)、武吉巴督和金文泰校區合併為工藝教育學院西區學院。而碧山、馬里士他(中區)、麥波申、義順和淡濱尼校區則合併為工藝教育學院中區學院。
目前,新加坡的三所工藝教育學院為:
工藝教育學院中區學院
工藝教育學院東區學院
工藝教育學院西區學院

工藝教育學院學生具有實踐技能
一些人對工藝教育學院學生仍有較負面的看法,但事實上,他們在實踐技能方面有很大的潛能。他希望這三名學生的傑出表現,能為其他同學注入強心劑,激勵大家。
以基本知識能力單元為模塊,
組織課程內容
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的課程以基本知識能力單元為模塊組織課程內容。為確保學生獲得穩固的技能基礎和較高的就業能力,其課程設置為80%的核心模塊,主要針對每門專業課程的學習,旨在培養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和職業生涯發展中所必需的專業技能。
課程教學和評估中,
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導向和技能本位是學院的課程理念。因此,其課時安排,實踐性課程占總課時的70%,理論部分占30%,而且學生在畢業前必須有至少3個月的工廠實習期。

與此同時,在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有一種獨具特色的與企業聯合進行人才培養的模式「見習生計劃」。
學歷教育與職業證書掛鉤,
學生深造有機會
學院畢業生絕大多數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這是符合其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的。但學院也為一些有意願和能力進入高一級學府學習和深造的學生提供升學機會。
每年大約有5%的應屆畢業生經過考核直接進入理工學院學習。進入理工學院後,這部分學生在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部分課程的學分將得到認可,可以直接從二年級開始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