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其後的則為香港、倫敦、上海和杜拜等。

(圖片來源網路)
航運服務是評測國際航運中心競爭力水準的核心驅動因素,
主要通過航運經紀服務、航運工程服務、航運經營服務、海事法律服務、航運金融服務和船舶維修服務六個領域綜合測評。
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對43個國際航運中心做出評估,認為新加坡是東南亞航運金融服務、海事法律服務、航運運營服務和航運經紀服務的樞紐。

(圖片來源網路)
新加坡再度強勢領先,以97.8的高分領跑其他國際航運中心,得分比排名第二的香港(84.7分)高出10多分。這也是該指數2014年首次發布以來,新加坡連續六次登上榜首。
老牌港口倫敦(83.9分),以及新興航運中心上海(80. 9分)和杜拜(79.4分)分別名列第三至五名。

(圖片來源網路)
與此同時,中國方面,中國各個沿海港口近年來穩健發展,尤其在硬體水準和輸送量上已處於全球領先水準。
上海港的年集裝箱輸送量去年佔據全球榜首,寧波舟山港的年貨物輸送量已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
此次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排名中,除了位居第四的上海,寧波舟山、廣州、青島、大連、深圳等中國港口城市也都進入全球綜合實力前30名。

(圖片來源網路)
新加坡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昨天在這項排名出爐後在面簿發文指出,
航運及相關經濟活動是衡量一座城市如何與全球經濟對接的好指標,新加坡連續六年在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中名列榜首,但過往的成績並不保證未來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