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日訊)農曆七月鬼門關大開,一些家庭會在組屋樓下焚燒冥紙和祭拜供品。網上有帖文指,使用冥紙焚燒爐會「混淆」祖先和「好兄弟」,因為焚燒爐是共享的。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All Singapore Stuff的Facebook頁面今天(2日)發表網民Ah Huat的言論,內容主要介紹何為農曆七月中元節,並鼓勵大家尊重彼此的文化和習俗。內容也提及,在拜祭時,分開在個別位置焚燒冥紙和祭品是為了讓往生者知道由誰供奉的,以及能認出該「收到」的祭品。而使用焚燒爐則會令往生者感到「混淆」,因為多戶家庭的供品都混在一起,使用同一個焚燒爐的話,會失去原意。
帖文引起網民熱議,被轉發530多次並有830多個留言。有人認為使用焚燒爐較好,在地上焚燒冥紙和祭拜供品可能會給人不小心踩到,菸灰四處飛舞; 也有人認為不用焚燒爐也可以,只要燒完後進行清理就好。

針對這個說法,韮菜芭城隍廟住持黃信成道長告訴8視界新聞,其實使用焚燒爐並不會有這個問題。
他將焚燒爐比喻成一家銀行。他說,焚燒爐可以說像是銀行一樣,當人們匯款時,儘管銀行為成千上萬戶家庭服務,對方還是可以收到。所以,一戶家庭在使用完焚燒爐後,後面來的家庭還是可以繼續使用。
黃信成道長說,在農曆七月焚燒冥紙和祭拜供品,除了是對往生家屬的一種緬懷和懷念,也是一種慈悲的展現,願意給予不相識的孤魂野鬼祭品。
但黃道長也提醒善信們,在焚燒冥紙時,應該也同時兼顧對環境的保護,以及其他居民和宗教的想法,所以最好還是使用焚燒爐。黃道長也強調,燒的多不代表就越好。
在過去幾年,焚燒冥紙在本地一直是個熱議的話題。當局也不斷增加鄰里焚燒爐的數量,並提醒公眾焚燒冥紙時要有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