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新加坡鄰里那些事兒,影響種族、宗教和諧的「痛點」...
前段時間又項調查,在新加坡那些事情最能影響你的心情...
在調查中,鄰里關係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好鄰居和地域鄰居成為最影響新加坡人心情的第一要素...
畢竟新加坡地小人廣,人口密度高,鄰里之間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就可能影響到相互之間的關係和心情...
今天主要說說鄰裡間影響種族和宗教和諧的「痛點」...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造就的不同的種族文化,而各類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的過程和交涉中,難免會在鄰裡間引發一些不滿...
比如煮咖喱的味道...
比如在走廊使用香爐...
比如燒冥幣...
等等
那麼在不同種族間,最關注或者說最在意的痛點是神馬呢?
有調查發現,儘管新加坡鄰里的社區關係總體上是和諧的,但在一些情況下,宗教行為可能引發一定程度的不滿,倘若處理得不好,這種不滿情緒也可能導致宗教與種族關係緊張。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和種族和諧資源中心OnePeople.sg,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間,對4015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
其中一道問題就針對這些鄰里小事,詢問受訪者的看法,如下圖:

(圖:來源自網絡)
調查顯示,在每10名受訪者中,就有四人(41.7%)有時、經常或總是在鄰里遇到有人燃燒香燭或其他宗教物品的情況,並因此感到不滿。這是七個項目中比例最高的。
在組屋底層或公共場所舉辦吵鬧的活動,也相當惹人厭。有36%的人會有時、經常或總是因此感到不滿。
儘管如此,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各種族與宗教還是相當和睦的。
近一半的受訪者從未因為鄰居烹煮民族特色菜、鄰居的宗教物品阻礙公用走廊,或是鄰居在家中舉行吵鬧的聚會,而感到不滿。

(圖:來源自網絡)
研究人員也按種族分析了調查結果。令人意外的是,不同種族對於同個宗教行為的觀感可能不同。

(圖:來源自網絡)
例如,對於燃燒香燭或其他宗教物品,67.3%的馬來族受訪者與57.6%的印度族受訪者有時、經常或總是因此感到不滿。這個比例遠遠高出華族受訪者(35.7%)。

(圖:來源自網絡)
對於有人在組屋底層或公共場所舉辦吵鬧的活動,47.9%的馬來族受訪者與47.3%的印度族受訪者有時、經常或總是因此感到不滿。相比之下,華族受訪者的比例是33.2%。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由於不同的文化習俗,很大一部分受訪者會時而感到不滿。這表明新加坡需要管理這些問題,以減少各社群之間產生敵意的可能性。
再過兩天就是農曆七月了,在燒香燒冥紙時,切記要多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