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加坡
「獅城」、「花園城市」、「金融中心」……
這些是不是你條件反射的第一反應?
在這些美好的標籤之外,
「智慧城市」也已逐漸成為新加坡的代名詞。
作為全球最先推行政府信息化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於2006年發布「智能城市2015」計劃,此後,新加坡於2014年進一步推出「智慧國家2025」計劃,全球首個「智慧國家」建設藍圖正式展開。
當你踏上新加坡國土,高速的行動網路將陪伴你走遍新加坡的每一個角落;
在世界首創的智能巴士站,你能享受到舒適的冷氣與凈化空氣,可以自助查閱相關巴士線路和旅行攻略;
一棟棟摩天大樓在車窗邊掠過,時尚摩登的設計驚艷你的視覺,其中有些建築已經開始運用人工智慧實時分析的運營系統……
如今,智能服務已經深入新加坡社會的方方面面,交通運輸、教育醫療、商業貿易等領域隨處可見。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的合縱連橫之下,信息技術在新加坡發揮了其最大的價值。

智慧交通,暢行無阻
交通運輸行業是新加坡政府「智慧國家2025」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對於城市化程度高、居民生活密度大的新加坡來說,公共運輸曾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對於此,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提出了一系列基於信息通信技術(ICT)和物聯網(IoT)技術的交通出行解決方案。目前,新加坡打造道路網絡,通過安裝在巴士等公共運輸車輛上的傳感器實時傳輸巴士位置數據,緩解高峰時期的交通擁堵,協助交通規劃。
此外,對於計程車管理,該部門則開發了計程車預召系統,並在計程車停靠站應用站點熱感應技術,根據乘客排隊人數來進行計程車調度。而通過使用能分析多種數據源的大眾運輸緊急回報系統FASTER,新加坡政府助力可視化通勤族的通勤模式,並有效預測交通意外事件的相關情況,從而採取更好的應對措施。
智慧物流,貨通天下
雖然國土面積有限,但新加坡自由貿易的程度堪稱「典範」。在世界排名前25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有21家進駐新加坡。目前,新加坡境內坐擁包括海港與空港的8處自由貿易港區區域¹。

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貨櫃轉口中心之一,新加坡港轉口貿易占其港貨物處理總量的80%²。新加坡港口利用智能技術,實現全自動化,可24小時不間斷運作,中央調度系統控制港口所有的岸吊、門吊等設備。包括太平船務私人有限公司、葉水福集團、能者物流等領先的新加坡船務、物流企業通過新加坡港連結東南亞貿易往來。
新加坡在貿易港投放了電池驅動的自動導向車輛,可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將貨櫃載送至碼頭各處,比一般卡車更加環保節能。而起重機操作員可在操控中心,通過視屏和操控盤遠程操控,大大提高了碼頭的工作效率和容量。
智慧工業,引領4.0時代發展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利用其推出的全球首個工業智能診斷工具——新加坡工業智能指數,對300個來自各領域的中小企業與跨國公司進行評估和資助,助力各種規模的企業系統且全面地加強工業4.0的潛能,進而推動轉型。
該指數由程序、科技與機構三大部分組成,分為運作、供應鏈、自動化、結構與管理等八個支柱,然後再分為綜合產品生命周期、設施、領導人能力等16個層面。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的研究,最遲至2024年,採納工業4.0將為新加坡總製造業產值增加360億元、提升勞工生產力30%,並創造2.2萬個新工作³。新加坡政府將採用新加坡工業智能指數進行評估,資助300個來自各領域的中小企業與跨國公司,協助它們加速向「工業4.0」轉型。
服務於當下,著眼於未來。新加坡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向「智慧國」邁進,恰逢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契機,新加坡企業期待與中國企業攜手共商城市和國家建設,把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和技術帶到中國,帶給東協(東協)國家,帶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