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從來就不缺少圖書館,芸芸大眾也從來就已經適應了有圖書館相伴的日子,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智能設備多麼發達,近在咫尺的鄰里圖書館就那樣安靜的相伴左右。暌違七年,高調的烏節圖書館在2014年10月23日,重新回到了小島視野。


曾經的烏節圖書館位於烏節路中心商業大廈義安城內,2007年因租約問題而關閉,那是我來新加坡的第二年,完全不知道烏節路的豪華商場內竟然有一座圖書館,一直到今年,看到烏節圖書館即將重開的消息,我才知道烏節圖書館的前世今生。新的烏節圖書館位於Orchard Gateway的三樓和四樓,這也是一座全新的購物中心,如果你不知道在哪裡,那麼它的密鄰你肯定知道,313 somerset, 所以只要找到313,稍微移步就是gateway了。

新的烏節圖書館倡導了next generation的概念,並以設計與應用藝術為主,秉承曾經的圖書館以時尚為主的風格,館內的10萬多本藏書中,有4萬5000多本設計、生活方式和應用藝術方面的書籍,它是新加坡擁有最多雜誌的公共圖書館,有超過450種各類雜誌期刊供讀者選擇。


圖書館採用雙層設計,一層的開放式空間內,除了陳列書籍,還可以靈活的變為講座、影視、以及座談會場地,二樓則為時下流行的LOFT設計,符合位於烏節路這樣一個時尚區域的整體風格。


進入圖書館的一層,首先是借書處,這些借書設備和普通的鄰里圖書館沒有什麼區別。




為了配合圖書館開幕,目前館內一層舉辦 irememberorchard 回憶展覽,展出從早期的烏節路一些舊照片。





一樓的閱覽處視野寬闊,可以遙望窗外烏節路川流不息的車輛與人群,看書累了,舉目遠眺,窗外喧囂的人群,窗內寧謐的空間,瞬間讓人有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看到這個角落,讓我想起了大學,想起來我第一次真正和圖書館密切接觸的開始。記得很小的時候,看大過外公那個套著綠色塑料皮的借書證,裡面有蓋著鋼印的照片,外公說圖書館是大人去的地方,所以我常常身不能至,心嚮往之。一直到了大學,才真正的了解到什麼是圖書館,那些年我花費時間最多的地方應該就是圖書館,幾個同學長期輪流霸占著一些好位置,除了看書,複習、發獃、聽音樂也全部在那裡,如果間隔長一點的時間沒有去圖書館,沒有坐在自己的小窩裡看看書,翻翻筆記,聽聽音樂,就會心生惶恐與愧疚,我想這是我那一代人,關於圖書館的共同回憶吧。








圖書館內部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創新設計,比如以」繭「為設計靈感的獨立隱蔽的橢圓形間隔座椅,它為閱讀這提供了私密的空間,經過暢快的閱讀和深度的思考,當步出這樣的座椅,有一種破繭而出的成長美麗。


圖書館離不開圖書管理員。



你也許想像不到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商業區烏節路,有著這樣一座精緻高雅現代的公共圖書館,當你走累了,買煩了,來圖書館坐一坐,你會體會到閱讀的美好。最近有若干個關於新加坡「有錢,就是這麼任性「的傳說,我覺得都不及這個來的更具震撼性,享受閱讀帶來的回饋,它會讓我們更加肆意的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