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正題前,先考考你:
假如你要在新加坡買一支勞力士綠水鬼,你應該——
A. 去任何一家勞力士門店
B. 去新加坡最大的勞力士門店
C. 去高登
D. 去歐佳時

如果你的答案是A或B,那麼很可能你到了店裡店員會告訴你:不好意思我們缺貨。

那一刻你仿佛置身愛馬仕門店,問店員能否看看Birkin或Kelly。
如果你的答案是C或D,恭喜你——
綠水鬼大半是穩了,你甚至還能享受到一些折扣(六位數的手錶,幾個點也是不少折扣呢)。
那麼問題來了,品牌門店裡都買不到的手錶,為何名表店卻能輕鬆買到?
此次新加坡名表業的大洗牌,跟我們早日戴上名表又有什麼關係?
新加坡名表店崛起 基於名表與身俱來的稀有屬性,一直以來買到名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一方面,名表品牌方也無法向開便利店一樣輕易開店。
於是,同時代理多個名表品牌的名表零售商就誕生了。
新加坡名表零售業發展初期,就出現了非常多的名表店。

(誕生初期的高登鐘錶。圖源:高登官網)
但是經過了半個世紀的大浪淘沙,最後留下來的就是今天大家熟悉的三家。
歐佳時(The Hour Glass)、高登(Cortina Watch)和先施(Sincere Watch)。
其中,成立時間最早的是先施(1954年)。主要經營的品牌有愛彼、寶璣、積家、歐米茄、沛納海和江詩丹頓等。目前市值8067萬新幣。
緊隨其後的是高登,雖然成立的晚一些,但是以品牌門類全著稱。一線品牌基本都有,不過最大的噱頭還是勞力士官方代理商。目前市值3億4275萬新幣。

(高登官網把勞力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圖源:高登官網)
成立最晚但勢頭迅猛的是歐佳時。1979年成立後便迅速擴張,1992年就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歐佳時同時也是亞太地區分布最廣、代理品牌最多的名表零售商。在香港、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開始了40多家名表店。目前市值4億9703萬新幣。
順便感慨一句,歐佳時發展雖好,創始人曾秀麗的現狀卻令人唏噓。

從三足鼎立到兩強爭霸 捋清了格局,再來看這次大洗牌就清楚了。
歐佳時雖有創始人八卦影響,但仍能坐穩一哥的位置。
此次發起進攻的是老二高登,計劃是將老三先施納入麾下,向一哥發起衝擊。
高登給出超出市價的8450萬新幣,足以見其誠心。
對於高登來說,此次收購將幫其打開中國的市場,擴寬銷售網絡。另外,疫情限制消費者出遊,旅遊開支很大可能會轉向奢侈品消費,奢侈品市場同樣樂觀。
對於先施來說,疫情下抱團取暖未嘗不是良策。作為三足里最弱的那一足,稍有不慎便會跌落。適時找到二哥,豐富各自品牌,或許能帶來雙方更好的發展。
市場對於這次收購也表現出樂觀。消息一出,高登股價立刻上漲了近11%。

(高登鐘錶股價。圖源:谷歌截圖)
你離名表更近了嗎?
說到最後,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到底跟我們什麼關係?
兩強爭霸的格局更有可能加劇價格競爭。換句話說,為了爭老大,兩方都可能降低價格拉攏觀望中的消費者。
也就是猶豫著要不要買上一塊名表的你我。
所以,如果你打算買入一塊名表,現在或許是最好的時機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