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中同類貨品價格有所差別很正常,但在新加坡的超市,有一類商品的價格永遠處於「食物鏈底端」,那就是各大超市的「自家品牌」產品:

同樣的衛生紙,職總平價超市(Fairprice)品牌的30卷只要5.15新幣,而其他品牌20卷就要6.15新幣
這些便宜的「自家品牌」,主要是為了幫助低收入人群減少生活成本,但最新報告顯示,有錢人居然是購買「自家品牌」產品的主力軍!

有錢人愛買「便宜貨」
所謂「自家品牌」(housebrand),一般就是上面有超市名字的產品。新加坡幾大超市,如職總平價超市、巨人超市、昇菘超市和網上超市RedMart等都有自家品牌,價格比市面上其他品牌的產品大概便宜10%至20%。

一箱24瓶的600毫升礦泉水,RedMart自家品牌便宜近2新幣!
根據職總平價超市去年的調查顯示,受訪的400人中75%都會買平價超市的自家品牌產品,大宗食品、生鮮、非食品類都有購買。家庭成員越多的家庭,更傾向購買這些產品。
而且,購買這些自家品牌的消費者從低收入家庭(月收入小於3600新幣)到高收入家庭都有。更神奇的是,自家品牌產品的最大消費群體,竟是家庭月收入超過1萬新幣的「有錢人」,占整體消費者的34%!

根據《2018年住戶收入主要趨勢》,新加坡家庭月收入中位數為$9293,月收入超1萬就是中上水平
嗯,大約是有錢人會把錢花在買豪車、豪宅,或是孩子的教育上,至於廁紙這種東西,質量差不多,就買便宜點的咯~(反正裝在LV的廁紙桶里都一樣......)

另外一項針對新加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調查顯示,價格其實並不是決定購買的唯一標準,低收入購物者願意為高質量和更健康的產品花更多錢。

性價比戰鬥機
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剛來新加坡的人很可能會擔心這些「自家品牌」的產品質量不好。

巨人超市品牌的5公升菜籽油只要12.5新幣,新月品牌2公升菜籽油打折後還要6.30新幣一桶
其實,價格便宜主要是因為這些產品是超市自產自銷,省了中間環節抽成,至於質量方面,能在新加坡上架,自然是經過了層層檢驗,有一定保障。
新加坡時不時發生的食品召回事件中,鮮少有「自家品牌」的身影:

調查顯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超市「自家品牌」的質量可以跟一些知名品牌看齊。
當然,請不要拿一瓶1.75新幣的西藏冰川水卓瑪泉,和一箱5.95新幣的平價超市礦泉水比,「自家品牌」是性價比的代名詞,和頂級品牌產品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大家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經濟能力選擇。


涵蓋生活方方面面
既然「自家品牌」最大的作用是減少大家的生活開銷,那麼自然產品種類齊全。
以平價超市為例,目前有超過2000種「自家品牌」產品,包括以日常食用品為主的「FairPrice」、新鮮食品及乾糧的「Pasar」、家具五金和電器類用品「Home Proud」,以及經濟實惠的大包裝「Budget」等。

在平價超市官網上搜「Fairprice」,一下就出來600多產品,線下超市會有更多
昨天(10月8日),平價超市宣布在接下來一年內,會逐步推出300款新的「自家品牌」產品。昨天推出的第一批30個產品包括:泰國茉莉香米、橄欖油、綠茶、低升糖指數麵包、紙巾和薯片。


不漲價甚至降價
許多人說新加坡生活成本飆升,每天都在經歷肉眼可見的價格上漲.......

此處吐槽一下標牌的中文翻譯.......比谷歌翻譯還谷歌
然而,今年3月18日平價超市官宣,截至明年6月30日,100多個「自家品牌」產品不漲價,包攬了蔬菜、肉類、冷凍、家電等各個種類。還有50多個產品價格將調低30%!

關心「奶粉錢「的網友也可以省一大筆開支,比如說Fairprice Gold品牌的奶粉,就降了38%!

除此以外,今年7月1日開始,新加坡的「立國一代」老人,即1950-1959年出生的公民,每周三還享受所有平價超市「自家品牌」產品3%的折扣!
「建國一代」老人,1949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公民,則可以每周一和周四享受這項折扣,活動持續整整一年!
不少網友表示,這樣的減價行為對低收入家庭來講簡直是雪中送碳......


哪家最便宜?
既然大部分超市都有自己的品牌,許多知名品牌也會進駐不同的超市,那麼如何買到最便宜的東西呢?
新加坡消費者協會最近推出的Price Kaki手機app,可以讓你同時看到這件商品在職總平價、昇菘、巨人和百美超市的價格和優惠信息,也可以比較不同品牌的同類商品價格。

不過目前這個app還在試運營階段,涵蓋的超市範圍只有裕廊西、淡濱尼和大巴窯地區。相信過一段時間,它就真正可以做到讓大家貨比三家,找到最便宜的商品啦~
掙錢不易,但令人慶幸的是,在新加坡總能找到省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