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鄭和下西洋以後,無數中國人,或懷揣夢想、或迫於生計,揮別故鄉和親人,依靠並不發達的海上交通工具,歷經千辛萬苦,輾轉流落到世界各地,憑著中國人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在當地生根和發芽。今天,在中國以外,全世界的海外華人有六千萬之巨,他們當中,誕生了很多的傳奇人物和故事,新加坡的李光耀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1862年,汕頭外海碼頭,年僅16歲的少年李沐文隨人群登上了一艘前往南洋的商船,沒有送別的親人,也沒有旅行的興奮感,如果不是生活所逼,他可能更願意留在中國。未知的海上旅途,甚至不知道自己將要登陸的港口,所有這一切都不及背井離鄉的愁苦,面對漸漸遠離的中國大陸,少年在心裡暗下決心:我一定還要回來。
三個月的海上漂泊以後,李沐文在星洲下船。星洲是新加坡的舊稱,當時是英國殖民地,商業比較發達,有許多來自中國的客家人聚集在這裡。源源不斷的亞洲或歐洲的商船穿行在馬六甲海峽,帶動了當地的發展。在這個全新的環境里,少年展現了驚人的適應和生存能力,憑著敏銳的商業意識和靈活的頭腦,李沐文白手起家,沒用幾年時間就掙下一份家業,並與當地華人第二代女子蕭喚娘成婚,生下兩個孩子:李雲龍和李見龍。1882年,稍有資財的李沐文衣錦還鄉,獨自一人回到中國,1884年因病去世。
李光耀在回憶錄里這樣描寫他的曾祖父:「對我來說,我們的家族歷史應從曾祖父李沐文開始。……根據曾祖父在中國故鄉所蓋的一座房子後面的墓碑碑文記載,他於1846年誕生在廣東省大埔縣唐溪村。長大後,搭乘帆船到新加坡來。當年他南來的路線,很可能是先乘小船沿著韓江順流航行12O公里,到最靠近的廣東省港口汕頭,然後從那兒出海到南洋。」
「曾祖父和在新加坡出生的華族少女蕭喚娘結婚。……1882年,曾祖父賺夠了錢,決定返回中國祖先生息的村落。可是,曾祖母卻不願意把子女留在新加坡而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小時候祖父和姑婆告訴我,他們(祖父當時10歲左右)和曾祖母跑到阿佛路外公家躲起來。於是,曾祖父只好自己回中國。」
《李光耀回憶錄》對曾祖父回到中國以後的經歷也有簡單的記錄:「曾祖父在中國娶了第二個妻子,蓋了座大宅院,後來還捐了個小官。他叫人給他畫了一幅身著官服的肖像,寄到新加坡來。同時寄來的,還有一幅大宅院的畫。曾祖父的畫像至今還保存著。」
儘管李光耀從未到過廣東大埔,但他的弟弟李祥耀2004年的時候回過一次唐溪村,離開的時候,帶走了祖屋的一片瓦和唐溪村的一把土。
李雲龍:1871-1942,李光耀的祖父,幼時在當地的萊佛士書院念書,一直到初中,畢業後進入當地船務公司,獲得公司老闆的信任,委派他專門處理新加坡的業務。28歲時與當地印尼華僑邱小姐成婚,婚後育有二男三女。李氏家族從這一代開始積累財富。
據說,李雲龍曾在當地最大的百貨公司給兒子李進坤開了一個戶頭,李進坤可以購買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無需付款,只記帳就可以了。
長期的航海貿易,極大開闊了李雲龍的視野,感受到了外國文明的優越性,尤其是英國文化,李雲龍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逐漸開始西化。
李雲龍非常重視對李光耀的培養,他完全採用英式的教育,希望將李光耀培養成一個英國紳士。小的時候,父親李進坤將李光耀送入華人學校,但中文學習令李光耀大傷腦筋,在祖父的堅持下,將李光耀從華文學校轉入古樓英文學校就讀。李光耀沒有辜負祖父的期望,在校成績常常名列前茅。12歲時,因成績突出被保送到著名的英文學校萊佛士學院深造。
李進坤:1903-1997,李家在新加坡的第三代人,初中畢業以後,進入殼牌石油公司,後轉行從事珠寶生意。1922年,19歲的李進坤與華人女子15歲的蔡認娘結婚,次年生下長子李光耀,後陸續再添三子一女。

1940年代,李光耀前往英國讀書前和家人的合影。前排為父親李進坤和母親蔡認娘,後排左起依次為:妹妹李金滿、二弟李金耀、李光耀、三弟李天耀、四弟李祥耀。
柯玉芝:1921年12月11日~2010年10月2日,祖籍中國福建同安縣,新加坡知名律師。與李光耀相識於新加坡萊佛士學院。1946年,李光耀赴英國留學,柯玉芝面臨兩項選擇:要麼等三年以後李光耀回國,要麼就是自己也爭取前往英國。結果次年,即1947年,柯玉芝就爭取到新加坡唯一一個名額的女皇獎學金,到英國劍橋大學與李光耀會合,當年聖誕節,與李光耀結為夫婦,成為李光耀一生中的最愛。

1950年9月30日,李光耀與柯玉芝正式舉行婚禮。左起:李光耀母親蔡認娘、祖母邱念娘、父親李進坤、李光耀與柯玉芝、岳母阮有娘、岳父柯守智。
柯玉芝不但承擔了妻子的責任,同時也深度參與了李光耀的政治生涯,柯玉芝起草了很多重要的政治文件,李光耀的每一份演講稿事先都要經過夫人的修改潤色,兩人可謂是生活和事業的「最佳拍檔」。夫婦兩人育有二子一女:長子李顯龍、次女李瑋玲、三子李顯揚。


2010年10月6日,在妻子的葬禮上,李光耀動情的說:
「對我們在一起的63年,我有珍貴的回憶。沒有她,我會是個不同的人,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她為我和我們的孩子奉獻一生,我需要她的時候,她總是在我身邊,她渡過了溫暖和有意義的一生。
我應該從她有意義的89年生命中得到慰籍,但在這最後告別的時刻,我的心充滿悲傷。」
李顯龍:1952年2月10日出生,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自2004年起擔任新加坡總理,也是新加坡第三任總理,人民行動黨秘書長。在任總理之前,李顯龍先後擔任國會議員、國防部長、貿工部長、財政部長和副總理等職位,也有在武裝部隊任職的經歷,獲得准將軍銜。

1992年,李顯龍被診斷患上淋巴癌。2015年,又被確診患上前列腺癌,並接受切除手術。因發現及時,加上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病情得以控制。因為身體的原因,李顯龍每天都保持適當的工作節奏。

李光耀夫婦與兒時的李顯龍
在2020年7月10日的新加坡大選中,李顯龍領導的人民行動黨獲得國會93個議席中的83個,取得61.24%的總得票率,領先反對黨工人黨,李顯龍再次連任新加坡總理,將執政到2025年。不過,李顯龍之前表示自己將在70歲的時候退休。新加坡輿論普遍認為,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有望接替李顯龍成為新加坡第四代國家領導人。

1974年,李光耀夫婦在兒子李顯龍劍橋大學畢業儀式上的合影。
黃名揚:李顯龍第一任妻子,馬來西亞華僑,是一名醫生,在劍橋大學期間,與李顯龍相遇,1978年兩人結婚,婚後育有一女一子,1982年,黃名揚生下第二個孩子李毅鵬,孩子有先天性白化病,三個星期後,黃名揚心臟病突發去世,年僅31歲。不過,有傳言,黃名揚是因為沒能為李氏家族生下「完美小孩」,不堪壓力自殺身亡。
何晶:1953年3月27日出生於新加坡一個公務員家庭,是家中長女。新加坡大學畢業後,進入國防部工作,1980年,公派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繼續深造,獲電子工程學碩士學位。回國後邂逅同在國防部任職的李顯龍,陪伴李顯龍走出喪妻之痛,1985年與李顯龍結婚,與李顯龍育有兩子:李鴻毅和李浩毅。2002年起擔任新加坡著名投資控股公司——淡馬錫控股公司總裁。

李光耀在回憶錄中寫道:「他們生下兩個兒子,何晶也把顯龍的另外兩個孩子視如己出。」
2007年,何晶在《福布斯》公布的「世界百名權威女性」排行榜中,列位第三,僅次於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06年同一榜單何晶排名第36,08年排名第8,09年排名第5。
社交媒體上的何晶,既活躍也保持了她一貫坦率敢言的風格,對於敏感問題不迴避、不遮掩、畫龍點睛,點到為止,不反駁,不解釋。這一點性格,與她的公公李光耀倒很相似。


李顯揚:1957年出生,李光耀次子,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後又獲得史丹福大學理科碩士學位,回國加入新加坡武裝部隊,被授予准將軍銜。1994年退役後加入新加坡電信,2000-2007年擔任新加坡電信執行長,2007年卸任,轉任新加坡星獅集團董事局主席,2009年兼任新加坡民航局主席。

李顯揚是李氏家族不可忽視的人物,但存在感和代表性顯然遜於李顯龍很多,他本人多次表示對政治沒有興趣。最近一次引起公眾關注,就是在大選前夕,李顯揚高調宣布加入反對黨前進黨,並號召民眾投票給反對黨。目前新加坡最大的反對黨是工人黨,今年大選工人黨獲得10個國會議席,前進黨沒有收穫一席,李顯揚這波操作讓吃瓜群眾看不明白?不過,投票結果倒是反映了李顯揚在新加坡基本上沒有號召力。
林學芬:李顯揚妻子,新加坡著名經濟學家林崇椰教授的女兒,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榮獲一等榮譽學位,同婆婆柯玉芝一樣,也是新加坡知名的律師,創辦新加坡史丹福律師事務所,後與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事務所合併,成為新加坡最大、也是首個全面提供國際化服務的律師行。本人擔任環太平洋律師協會主席,獲得多個國際獎項,2016年榮獲國際知名法律評級機構錢伯斯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兼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1981年與李顯揚結婚,育有三子。

1981年7月18日,李顯龍與林學芬在結婚典禮上與雙方父母合影
李瑋玲:1955年出生,李光耀和柯玉芝的第二個孩子,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的院長,至今單身。21歲時曾和一名醫生有過約會,據她自己解釋:「當我到了以後,發現賓客全是各界名流,好象燙手的山芋一樣,我趕快和他分開了」(吃瓜群眾表示不懂)。曾在公開發表的文章中提及「自己為什麼保持單身?」說:「首先,我無法想像自己成為母親那樣的妻子和母親,她為我設立的標準太高;其次,我的性情與父親相近。寧願選擇放棄,以免累人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