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一份官方農場開發指導手冊,通篇閱讀後,反思國內農業項目開發,認為其有以下一些顯著特點,值得參考:
關於如何開發農場內容非常系統、詳盡、全面。涉及土地、農業、能源、交通、消防、環保等所有部門,用地、規劃、建設、運維、生產用工、銷售等全環節,包括各部門職責分工,辦事流程,時間周期及費用等,簡單明了,堪稱傻瓜式指導手冊,實用性很強,一冊在手,農場我有,能夠很好解決不知道開發農場有什麼材料需要辦理,辦理找誰哪個部門,有哪些要求,需要多長時間等繁瑣而必要的問題,以及潛在風險規避。
對於農場農業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約束性,有利於整體行業健康良性發展。在約束性方面,包括基本詳盡的發展方向約束,不僅細分的種養殖領域,種植領域細分到果菜、葉菜,甚至細分到西紅柿、生菜等,另外對生產空間,有效土地利用面積等都做了明確的約束,必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產量做出若干時期後的定量承諾,否則就可能面臨罰款、土地收回等懲罰措施。
細節處見法制、規範、標準等發展階段差異。建設現代法制國家,離不開現代法制農業農村,建設法制農業農村,離不開健全完善的涉農法律規章制度體系,農業,農業土地在新加坡經濟占比甚至可忽略不計,卻擁有如此健全的行業規範,甚至針對一個農場開發都有如此詳細完備的引導文件,作為傳統農業大國的中國農業發展是否應當做些什麼,發展階段如何,發展是強是弱,也是細微處見功夫。

新加坡國土規劃土地性質分類
新加坡570萬人口,國土面積725平方公里,其中農業土地面積僅3000畝,農產品有效自給水平僅為10%,這或許是新加坡如此珍視農業土地,重視農場開發細節的原因,每一寸土地都要得到最高效利用。 反觀國內農業項目開發,動輒成千上萬畝,幾萬畝,甚至幾十萬畝,特別在社會資本主體進入方面,缺乏有效的引導和約束,造成大量土地、資金等資源浪費,重複投資等,資本方也損失慘重,國內是否可以學習新加坡這樣,通過行業或政府有效頂層設計引導,及過程監督實施,全過程全周期服務促進社會資本進入農業農村領域有序良性健康發展,也是很好的。 以下內容為最新新加坡農場指導手冊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