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危機嚴峻考驗政府 李總理分享三大心得

李顯龍總理說,2019冠狀病毒危機從多方面嚴峻考驗了我國政府,我們正在接近終點線,但我們仍然無法肯定我們是否快要到終點。
李總理周二(12日)在公共服務部門行政官委任和擢升儀式上發表演講時指出,這個病毒多次讓我們措手不及,也可能會再次這麼做,但整體而言,我國已處於更好的境況,我國也有信心兵來將擋,繼續邁向新常態。
做好準備做出艱難決定
李總理也在演講中分享了政府在這次考驗中的三大心得,首先就是要做好準備做出艱難的決定,尤其是在模糊不清、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
他說,政府必須在抗疫之戰的迷霧中,在沒有完整信息的情況下,判斷當下應該怎麼做;猶豫不決或等待完整信息的後果可能更加糟糕。
他坦言:「我們或許不是每個決定都是對的。我們過去兩年也經歷過挑戰和挫折,但關鍵是,我們要繼續學習和改進;隨著我們發現更多信息,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更新、檢討,或甚至是推翻我們的決定。」
必須看得長遠 做出預判規劃
李總理也指出,無論眼前的問題有多棘手,政府都必須看得更長遠,做出預判和規劃,例如在每日只有幾十起確診病例、進行幾百個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時就開始訂購更多的檢測儀和醫療器材,加強醫療系統的負荷量;以及在每天出現幾百起德爾塔確診例時為每天幾千起病例做準備,簡化醫療護理程序。
他說,我們有時必須賭一把,讓自己有保險和選擇,例如不惜重本向使用不同科技的疫苗開發業者預先採購。「我們判斷,若要保護國人,加速邁向新常態,這是一個小代價。」
良好地執行政策
李總理也提到,公共服務部行政官的職責不僅是出主意、寫報告和尋求批准,更是要執行這些政策,安排各個機構密切合作,避免失誤的同時,也要把訊息傳達給公眾。
他以全國疫苗接種計劃為例指出,這不僅是設定接種目標,更是要通過各種溝通管道跟公眾交流,提供可信的醫療建議、透明地提供信息和事實以駁斥假消息、說服公眾疫苗是安全的,並且說服大家接受接種。
此外,場地、人力以及標準作業程序和資訊科技系統也是必要的,整個行動的高峰期共有2000人經營著全國40間疫苗接種中心,每個月施打超過200萬劑疫苗。
李總理說,多數人只會記得整個體驗是順暢的,不會發現整個行動規模多大、有多複雜,而他也感謝大家的努力,讓我國已有多達92%人口完成疫苗接種。
除此之外,管理客工宿舍疫情、進行接觸者追蹤、管理檢測工作以及隔離和居家通知、實施居家康復計劃等也都是大工程,有些時候也需要新加坡武裝部隊支援,但每次行動都顯示良好的執行工作有多重要。
李總理說,行政服務的領導們不僅是公共服務的大腦,也必須跟其他公共服務領導們一同承擔起指揮責任,代表整體政府應對問題,調動公共和私人領域的資源,實施和改善解決方案,確保整個系統都能運作。